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10820字。

  西藏拉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李白诗歌的语言弹性,以及修辞、句式和篇章组织的生命感,都与渗透其间的诗性直觉和用典密不可分。直觉与用典,是诗学领域的两种文化现象。一般说来,直觉是始生性文化现象,用典是再生性文化现象。比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登池上楼的直觉。但据传他梦见族弟谢惠连,似有神助而拾得此句,因而李白《送舍弟》云:“他日相思一梦君,应得池塘生春草。”这就成了用典,成了对谢氏直觉的再生性处理。钟嵘《诗品•总论》说:“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这里的用事即用典,直寻即直觉。但钟氏的话带有片面性,好诗是不废直觉,在不少场合也不忌用典的。关键在于如何用。直觉的文化密度较疏,用典的文化密度较密,诗中的文化疏密度应该得宜。更重要的是,直觉须具精神深度,直逼事物本原;用典须能点化,化出文化真趣。
  李白为诗,讲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神韵,因此直觉在他的诗中占有重要位置。他以山水为友,总能以一种不隔、不俗的心情体验山光水色,常常凭着瞬间的直觉,把带着自然露珠的新鲜意象采入诗中。他这样写《对雨》:“水纹愁不起,风线重难牵。”他这样写《晓晴》:“鱼跃青池满,莺吟绿树低。”水纹不起,你何必发愁?风线难牵,你岂能感到它重?这些不可言喻的感觉,都是把风线水纹牵系着自己感觉神经所致。雨后初晴,清池积雨而满,绿树淋湿而低垂,但是迎着晓光已是鱼跃莺吟的生命欢快,诗人已经以直觉切入自然界的生命节奏之中了。他这样写郊外:“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寻雍尊师隐居》)他这样写县府衙门:“山鸟下厅事,檐花落酒中。”(《赠崔秋浦》)在郊外,他体验到青牛趋暖、白鹤栖高的情趣,直觉到大自然饶有意味的沉默。在县府衙门,他体验到无为而治的县令公事清闲和诗酒兴浓,竟然与花鸟同乐了。由于他以直觉拾取清新的意象,有些诗行几乎语语珠玑,带有自然的光润性。
  直觉的魅力,在于它抛开某些文化杂质的拖累,还原出诗的天然本性和天真情调。面对这种天然纯真,人们当会感到这才是真正的“思无邪”。也就是说,直觉的本质在于真,它卸去了某些文化化妆。如《越女词》其三:“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采莲女笑入荷花去,是一幅洋溢着青春气息的何等鲜丽的画面。她竟然会“佯羞”,但人们不会因其“佯”而觉得作,反而觉得她胸无城府,脱口而出,天真无邪。做诗做到这个份上,也可谓化境矣。
  (摘自杨义《直觉的魅力与流水用典》)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直觉的一项是
  A.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B.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D.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直觉具有始发性,和用典一样是诗学领域重要的文化现象,在李白的诗歌中
  表现得比较充分,这也使得李白诗歌语言富有弹性。
  B.诗歌如果既要用典又要直觉,这时就要平衡好二者在诗中的作用,让它们在诗
  中各得其所,如此才能彰显诗歌的文化真趣和自然真趣。
  C.钟嵘在《诗品》中特别强调了直觉之于诗歌的作用,作者不完全赞成他的观点,
  因为作者认为诗歌需要直觉,但也并不排斥“用典”。
  D.“思君如流水”“高台多悲风”“清晨登陇首”“明月照积雪”,这些诗句无不是
  由直觉而得来,意象新鲜,犹如带着露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本文所说“直觉”是特殊术语,因为它不是简单指对审美对象的外形描摹,
  而是要具精神深度,能传达诗人对审美对象的特殊观照。
  B.“水纹愁不起,风线重难牵”,其中蕴含着作者的大胆想象,融入了作者独到的
  生命体验,因此完全可以称得上“直逼事物本原”。
  C.《越女词》其三用了“佯羞”或直觉,却没因此损害诗中形象给读者留下了胸
  无城府、天真无邪的美感,可见李白作诗堪入化境。
  D.若说“鱼跃青池满,莺吟绿树低”中的“青池满”和“绿树低”已能诉诸视
  觉的形象,“鱼跃”和“莺吟”则透示着生命的欢快。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畏,字子安,其先遂宁人,父徙洛阳。畏幼孤好学,事母孝,不事科举。党友交劝之,乃擢进士第。调成纪主簿,不之官,刻志经术,以所著书谒王安石、吕惠卿,为郓州教授。自是尊安石之学,以为得圣人之意。除西京国子监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