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题,约18570字。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14届高三第九次月考
  语文卷
  【试卷综析】2014届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高三第九次月考语文试卷,准确把握了高考的命题方向,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主干知识和考生能力的考查,导向准确,有很强的仿真性和实战性,体现了发现问题和诊断调整的检测要求。试卷总体难度接近2013年的高考,没有偏、怪之类的题目,并且有一定的梯度。
  整体来看,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注重基础,题型稳定。词语、病句和连贯题等常规题型依然存在,与高考完全一致。
  第二,论述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型和高考一致,涵盖知识点较典型,概念题、筛选题、情感题等均有涉及。
  第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考查。如第5题,第6题,在考查考生衔接能力的和连贯能力的同时,还注重考生对传统诗歌的考查。
  第四、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如第23、24题,有一定深度。
  应该说,这份试卷分量较重,设题没有完全与高考接轨,重在对学生复习的效果检测。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女红(gōng)   挟持(xié)      两栖(xī)        年高德劭(shaò)
  B.衣着(zhuó)  果脯(fǚ)       供认(gōng)     揆情度理(kuí)
  C.载体(zài)    畏葸(xī)       汗渍(zì)        自怨自艾(ài)
  D.湖泊(pō)      殷红(yān)      瞥见(piē)      图穷匕见(bǐ)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答案解析】答案:D  解析:A.“两栖”的“栖”应为“qī”,属于字音误读;B.“供认”的“供”应为“gòng”,属于多音字误读;C.“自怨自艾”的“艾”应为“yì”属于多音字误读。
  【思路点拨】高考字音题的设置主要有三种:一是“音误”,二是“调误”,三是“音调全误”。本题主要考查多音字的辨析。多音字分为多音多义字和同义多义字两种,多音字的辨析可按照记少不记多,以义定音,以词性定音,以语体定音等方法来复习。一些特殊字音需着重记忆,如上题中的“自怨自艾”的“艾”读“yì”。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菲律宾的各种表演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先是四处哭诉受到中国“胁迫”,抱怨并指责中国不接受仲裁,博同情的戏码尚未落幕,又突然露出强硬嘴脸,扣押中国渔船。
  B.稍有法律常识的人都明白,复旦投毒案最终的判决结果,不会因为舆论的激愤而加重量刑的法码,同样不会因为177名同学的求情而改变。
  C.在海上搜寻马航失联飞机俩个月而归期依然难期之后,我对大陆的思念达到了顶点。鱼儿属于海洋,由鱼及猿、再尔及人的漫长进化已经赋予我另一种归属感,深入骨髓。
  D. 长安街沿线的金黄色的新护栏,干净亮丽,庄严大器。护栏上镶嵌的莲花图案也更加凸显了祥瑞之气。莲花安装的位置要让人开车经过时感觉莲花瓣是立体的。
  【知识点】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A级(识记)。
  【答案解析】A  
  解析:B项,“法码”的“法”应为“砝”;C项,“俩个月”的“俩”应为“两”;D项,“庄严大器”的“器”应为“气”。
  【思路点拨】解答本类题可用以下的方法:①排除法,此法是解答选择题时最常用、最快捷的技巧,如“选没有错别字的一项”,只要确定一个错别字即可;②逻辑推断法,有些字只要结合生活常识,就可以推断其正误,如上题的“法码”,明显“法”不通,应为“砝”;③认定法,根据题干要求,如果认定某一选项符合题干要求的特征和标准时,考生就应该果断的将其选定。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越南因放弃举办亚运会好像在国际上“丢了一回脸”,但当它说出“退出是耻辱,但比硬着干好”这样的话时,我们应该肃然起敬。这种量入为出的态度值得我们肯定。
  B.随着李克强总理访问非洲,中非国家层面的合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中非关系在昂首前进,与非洲交往越来越密切,以往对非洲的片面印象也逐渐得到纠正。
  C.截至昨天下午5点的最新数据,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信息系统个人申请者已达204493人,然而杭州一年的指标也只有8万个,所以大家的中签率继续下行。
  D. 2018年前,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将投入运行,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基本形成,实现不动产审批、交易和登记信息实时互通共享和依法查询。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B    解析:B项“如火如荼”意为“荼:茅草的白花。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A项,“量入为出”意为“量:计量。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此处为错用,可用“量力而行(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C项,“所以”一般与“因为”组成成对的关联词语。这里应当用“因此”。D项,“运行” 意为“星球、车船等周而复始地运转;定时定向的前行。”这里当用“运营(比喻机构有序地进行工作)”。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要注意:①审明题意。看清选择正确的一项,还是错误的一项;理解句意,辨明褒贬和语体色彩。②准确理解成语(熟语)的含义。要辨明成语的感情(褒贬)色彩、语体色彩、语义轻重、范围大小、搭配习惯、敬称、谦称等,不能望文生义。③分析逻辑关系。从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长达两个小时的谈心会,积存于代表们心中的疑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除。
  B.公司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原材料的消耗比过去节省了将近一倍。
  C.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对公众开放,为广泛开展群众文体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D.当地教育部门采取的各种办法,努力培养和提高中学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答案:C   解析:A项,搭配不当,“消除”就是没有了,不能用“一定程度”修饰。B项,节省不能说“一倍”。D项,赘余,前半句删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