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9070字。
江西省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卷
命题人 :朱静仪 审题人:谭立义 2014.5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试卷综析】
江西师大附中2014届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的命制严格遵循了《课程标准》和国家考试中心新颁布的2014年《考试纲要》的要求,准确把握了高考的命题方向,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主干知识和考生能力的考查,导向准确,有很强的仿真性和实战性,体现了发现问题和诊断调整的检测要求。试卷总体难度接近2013年的高考,没有偏、怪之类的题目,并且有一定的梯度。
整体来看,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题型稳定。词语、病句和连贯题等常规题型依然存在,与高考完全一致。
第二,文言文阅读、默写题仿照高考试卷设题,文言文阅读有一定的难度,但没有生僻的实词、虚词,符合高考设题标准。
第三,注重学生能力考查。如第21题,在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同时,还注重考生概括能力的和分析能力的考查,而“最伤父母心的冷暴力口语”的话题很有现实性和针对性。
第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小说《品画》,整体难度不大。
应该说,这份试卷有助于高考考生临考前的备考,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干(gān)禄 煴(wēn)火 癸(guǐ)丑 归根结蒂(dì)
B.晕(yùn)车 蓬蒿(hāo) 眼眶(kuāng) 倚(yǐ)重贤才
C.夹(jiá)带 光纤(xiān。) 艄(shāo)公 怵(chù)目惊心
D.讥诮(qiào) 鲫(jì)鱼 抱厦(shà) 锣鼓喧阗(tián)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答案解析】答案:D 解析:A.“煴(wēn)火”的“煴”应为“yūn”,属于形近误读;B.“眼眶(kuāng)”的“眶”应为“kuàng”,属于多音字误读;C.“夹(jiá)带”的“夹”应为“jiā”,属于多音字误读。
【思路点拨】考生在解语音题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几条原则:①排除为主,因为设题一般为“全对”或“全相同”,只要某项很有把握发现一个“错误”或一个异类,就果断排除或选择;②遇生判对,考试有时遇见一个或两个较为生僻而自己一点都不熟悉的字音,一般可将字视为正确的字音(此为取巧,不可视为规则);③遇熟谨慎,越熟悉的越要小心,千万不可想当然,被习惯蒙蔽,要有根据;④扩大组词,遇到多音字或形声字拿不准时,可多组词,唤醒记忆或增加甄别依据;⑤做后不改,因为第一语感是正确直觉的反应,切不可犹豫不决,改来改去。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蠕动 诟病 天然气 逸兴湍飞
B.换挡 融资 长春藤 振聋发聩
C.污蔑 褴褛 雷阵雨 绿草如茵
D.疲备 提名 有内涵 左右逢源
【知识点】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A级(识记)。
【答案解析】答案:C
解析:A.“逸兴湍飞 ”的“湍”应为“遄”; B.“长春藤”的“长”应为“常”;D.“疲备”的“备”应为“惫”。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排除法,这是作答选择题时最常用、最快捷的技巧,如“选没有错别字的一项”,如果确定一个错误的字形,就可以排除该项;②逻辑推断法,有些字只要结合生活常识,就可推断其正误,如“不径而走”因为此词的意思是“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所以可推断出“径”错误,应为“胫”;③认定法,根据题干要求,如果认定某一选项符合题干要求的特征或标准时,考生就应该果断的将其选定。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雾霾之袭与雾霾之滥,挡住了行人的视线,也拦住了多少国人的梦,看到那迷雾中的人群和车辆,不少人戴盆望天,期盼早日实现天更蓝之梦。
B.实干兴邦,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的治国结论;在新的历史时期,临渊羡鱼、夸夸其谈的工作作风必须改变。
C.江西三清山素有“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的美誉,所到之处,但见奇峰林立,深谷清幽,果然名正言顺。
D.小米手机凭借互联网销售模式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惊人的销售业绩,一时成为国产手机的众矢之的,华为、中兴等手机厂家也纷纷效仿这一模式。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答案:B 解析:B项,“临渊羡鱼”,临:面对;渊:深水;羡:希望得到。意思是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也比喻空怀壮志,不如实实在在地付诸于行动。 或者比喻只希望得到而不将希望付诸行动。A项,“戴盆望天”,典出《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列传〉。李善注:“言人戴盆则不得望天,望天则不得戴盆,事不可兼施”。因以“戴盆望天”喻事难两全。后亦喻方法错误,无法达到目的。本处属望文生义。可用“忧心忡忡”。C项,“名正言顺”, 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本处属成语错用,可用“名符其实”。D项,“众矢之的”,矢:箭;的:箭靶的中心。众箭所射的靶子。比喻大家攻击的对象。本处属不合语境。
【思路点拨】成语题的考查主要考查考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成语题,一要审明题意,看清是选择正确的一项,还是错误的一项;理解语义辨明褒贬和语体色彩。二要准确理解成语的含义,要辨明成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语义轻重、搭配习惯、敬称、谦称等,不能望文生义。三要分析逻辑关系,从修饰和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国务院近日召开的廉政工作会议上,李总理强调,要始终保持对腐败分子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官员腐败行为。
B.要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整合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对举报人的奖励和保护措施,减轻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和举证难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