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010字。

  第 四  专题  第四专题 心连广宇   
  逍 遥 游(节选)
  课前准备
  教学目标
  1. 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本文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
  3. 体会《庄子》散文的特色,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进而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资料卡片
  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一书现存33篇。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7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和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之中,形成独特的风格。
  “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地追求精神世界绝对自由的主张。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知识梳理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北冥(míng)      坳堂(ào)(táng)
  夭阏(yāo è) 蜩(tiáo)
  抢榆枋(yú)(fāng) 舂粮(chōng)
  蟪蛄(huì)(gū) 斥 (yàn)
  泠然(líng)
  2.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
  (1) 垂天之云(垂,同“陲”,边际)
  (2) 其正色邪(邪,同“耶”,句末语气助词)
  (3) 三餐而反(反,同“返”,返回)
  (4) 小知不及大知(知,同“智”,智慧)
  (5) 小大之辩(辩,同“辨”,辨别)
  (6) 知效一方(知,同“智”,才智)
  (7) 宋荣子犹然笑之(犹,同“繇”,喜)
  (8) 御六气之辩(辩,同“变”,变化)
  3. 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作解释。
  (1)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运,古义:大海的波浪汹涌动荡,一说大海运行;今义:海洋上的运输)
  (2) 野马也,尘埃也(野马,古义:指游气;今义:哺乳动物)
  (3) 腹犹果然(果然,古义:吃饱的样子;今义:副词,连词)
  (4) 众人匹之(众人,古义:指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
  (5)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然后,古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