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3道题,约6040个字。

  四川合江县幼旭学校201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1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抽搐(xù)    剽悍(piāo)  窥伺(kuī sì)
  B.粗犷(k uàng)   亢奋(kàng)   销声匿迹(nì)
  C.褶皱(zhě)     归咎(jiù)     儒家(rú)
  D.藩篱(fān)     俨然(yǎn)    尽态极妍(kā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驻足狡黠芒刺再背B.幅射噩耗藏污纳垢
  C.能耐制裁变幼多姿D.博学嘹亮五彩斑斓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B.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心急如焚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C.2009年11月15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圆满收场。
  D.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复杂,而井然有序。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西方文化的全面冲击,自觉传承华夏文明就成了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2010年,在我国南方抗旱救灾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感人至深,令人敬仰的英雄事迹。
  C.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
  D.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题。
  【甲】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乙】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 ①仪轨:礼仪法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
  5、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任务
  B.临表涕零涕:鼻涕
  C.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亲:亲人
  D.终于邦城之内,咸畏而爱之 爱:爱戴,拥戴  
  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B.先帝不以臣卑鄙咨臣以当世之事
  C.行政虽峻而无怨者鸣知而不能通其意
  D.诸葛亮之为相国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7、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选文第①段先自叙本志,表明自己“布衣”身份,为下文写“先帝不以臣卑鄙”作铺垫。
  B.甲选文第②段一个“当”字引出六个四字句,以磅礴的气势指出这次“出师”的战略目标,使后主深信伐魏之事势在必行。
  C.乙选文称赞了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
  D.甲、乙两段选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描写、说明,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