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篇,约7900字。
2005年河北高考优秀作文评点
随写而已
河北考生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萦青绕白,外与天际,回望如一。”
以上便是柳子厚名传千古的佳作《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两段话。我欣赏的是他那种随意与超然。一座小山在他的胸中竟气象万千,“凡数州之山水,皆在吾衽席之下。”难道还不广阔吗?就是这个柳子厚,这个在永州时“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的子厚,在接到朝廷令他回京的诏书后,想也不想地抛却了是州山水,竟有些“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味道。请恕我孤陋寡闻,我是近来才知道这桩事的。他在我年少的心中早已像那夜傍西岩而宿的渔翁一样,化作了一个虚渺淡泊的形象。南面而坐的帝王阴惨一笑,将他发配到潇湘阴湿之地,但他却在这里发现了美,这美来自于山水,无疑也来自于他的心中。不知什么时候“吾皇”一拍脑门记起了他,他竟无比果决地扔掉了自己宝贵的精神财富,直奔京城,到了之后才发现,万岁竟大发隆恩地把自己弄到了柳州——一个更靠南、更阴湿、更让他接受不了的地方。
请原谅我的执拗,我一直难以接受他接到那一纸诏书的欢喜,这欢喜恐怕是他恣情山水时想有而未有的。忽然间记起那句“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通。”此时看来却更像句空话。他的那些寄情山水的游记竟然被蒙上一层灰尘了,竟然变成了一纸牢骚。我真的有些失落,子厚啊!你究竟是个文豪呢,还是个文官呢?!
文豪抑或文官?其实归根究底,他是个中国文人,一个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那个时代的事我怎么能了解呢?我或许有些太现实了。
“古来万事东流水”,多少文人做官时每每长嗟短叹,公等身退之余信手的涂抹却可流芳千古,山水与文学似乎只是他们失意时疗伤的后院,而他们飞黄腾达时是记不起来的。他们写的奏章,可能更流利,思酌的时间可能更长,但没几个人愿意读。
我不能也不应该否认子厚在柳州时的政绩。他在那里很辛苦,47岁上便死去了,当地人为他立了座柳侯祠以供纪念。我敢说,如果他仅是个好官,是决不会有这么多人记住他的。
真正永恒的是他写完后随手丢到书箧里的几张皱巴巴的诗文。
那么无奈,我无奈着他的富贵之心,我无奈着他生命的锁链,我无奈着我心中一个缥缈梦幻的破灭-------
我是无奈着我小小的无奈,一切在意料之外,可又在情理之中。用理智发现了现实,那感觉却像失手打破了琉璃盏,清醒却残忍-------
评语:本文融意境美、情趣美与理趣美于一体,行文如浇如注,无瑕无疵,尤其是结尾,韵味深远。作者以柳宗元的经历为文章的主要内容,把写作的角度锁定在特殊人物的特殊背景下,尽大题小作之能,来形象阐述“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的关系。由柳宗元与皇帝的关系,作者心目中的柳宗元和了解一定史实后的柳宗元的差异,形象地告诉我们,柳宗元的悲剧既是出人意料的,又是在情理之中的。更可贵的是,作者由柳宗元,敏锐看出并深刻指出这种悲剧不是某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历史悲剧、社会悲剧。作者以点带面,拓宽了文章的主题,提升了文章的品位,并且发人深省,催人猛醒。作者在考场特定的写作情境中,能够落笔成风,字字珠玑,能够撼人心旌,动人心魄,显示出了极高的文学素养和深厚的人文思想。
河北正定中学 贾丽娟
意料与情理的较量
河北考生
风雨过后,一朵花苞悄然绽放了,我惊诧却又赞叹,因为它蓄集了一生的力量,花开是必然的;汗水过后,这个团队赢得了比赛,我惊诧却又相信,因为他们努力,成功是在情理之中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晚风轻起的黄昏,循着朦胧的古意,翻开扉黄的历史书页,思绪游荡在历史的河流中。
驼铃叮当,叫醒了沉睡的大漠,伊人款款,带来了美丽的童话。美丽的昭君黑色的眼睛映出了金色的飞沙。当中宫立于众嫔妃之中点出王昭君出使西塞后,所有的人都出乎意料地望向昭君:这是怎么可能的事情呢?容颜沉鱼落雁,文采斐然飞扬,身段妙若天仙。昭君含泪望向夜空,道出这实在“情理之中”。我自恃貌美清高,不贿画师,才有那画师笔下丑陋的画图啊!从此,伴昭君的是夕阳落平沙,雁飞暮云下。
很多事情,在历史一转眼之间便成叹息,我们所期待的是一场意料与情理的较量,幻想与结果的争夺,而你个人的行为实践会给予一个公平的评判。
帝王的长剑染红了虞姬的雪颈,项王英雄末路,孤独反抗,激愤一吼,吓退数百官兵,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尽展英雄的锋芒。项羽据山地之固,拥士兵之众,占广大之地,却败给了刘邦,这真是出人意料。然而。可曾想到这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呢?
弑义帝以驱范增,信刘邦而中反间,失范增又失诸将,拥万军却无良将,气焰高而不虚心纳下,生活奢侈而不知节制,这都是造成他失败的原因啊!所以他最后身死人手,亦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啊!
生活给予我们诸多的叹息,只有把握形势,符合情理才有可能免于一败。
当鲜卑人骑着高头大马轻易攻破洛阳城门,彼时没有牡丹盛开的繁华景象,只有灰色的天空笼罩飞离的雁行,谁在祈祷皇帝福康,谁在期待融雪的润泽?
彼时的司马家族被驱于南方,燃烧的烛火映着舞女的轻纱,轻柔的音乐营造慵懒的氛围,他们以雨声为拍吟哦旧时的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