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9790字。
高2015级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
语文试题卷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⒈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⒉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⒊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蓝黑墨水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⒋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⒌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行保存。
一、(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庇护(pì) 濒危(bīn) 言简意赅 一诺千斤
B. 通缉(jī) 谒见(yè) 轻歌曼舞 连篇累牍
C. 圈养(juàn) 悭吝(qiān) 动辄得咎 枉废心机
D. 奇葩(pā) 觊觎(jì) 悬梁刺骨 原形毕露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插画师李晓林在“24节气美食图”里,以温雅清新的笔触画下了24节气的食俗。画中各色美食的香味力透纸背,与美景文字交相辉映,恰到好处,古意盎然。
B.雾霾对国人身体以及心理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会呼吸的痛”,针对此种状况,相关部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已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力争空气质量逐步有所好转。
C.为了节省房租且能居住在城市中心区域,有些低收入者往往选择被称为“鞋盒”的公寓。由于房间狭小,他们只能叠床架屋,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
D.李玉刚的最新神曲《李》把历史典故和诗词歌赋融为一炉,从“老子”李耳到“诗仙”李白、“词帝”李煜、“药圣”李时珍,从《道德经》到《将进酒》、《虞美人》、《漱玉词》,汇聚了中华李氏历史文化精华,全球1.5亿李氏宗亲与有荣焉。
3.下列句子排序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
①所谓“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②一个人如果能以心志为主导,以身体、行动来配合,坚持下去,就可以排除杂念,让内心充满浩然之气,而这种浩然之气是可以跟天地间各种能量相生相成的。
③孔子认为人有“血气”,血气会带来问题。
④儒家对“气”的看法,从孔子到孟子经历了一个变化。
⑤孟子进一步说明,气有两个层次:第一种代表欲望,即孔子所说的血气;第二种则与心志有关。
⑥血气“未定”“方刚”“既衰”都不好。
A.④③⑤①⑥② B.④③①⑥⑤② C.③①⑥⑤②④ D.③⑤②①⑥④
二、(本大题共3小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简答题5分,共11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4~6题。
“非爱行为”是指以爱的名义对自己最亲近的人进行控制、掠夺乃至伤害,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实施非爱行为的主体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我都是为了你好”,但行为的接受者不但感觉不到爱,反而生出怨恨。
这里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一个行为爱与非爱的甄别标准是什么?西方文化的标准是以接受者的感受为准,这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体价值有关。东方文化是集体主义性质的,个人的感受必须服从于普遍道德标准乃至习俗,所以中国文化一直强调行为本身是否合乎礼法——其实这有其积极意义,因为的确有很多爱的接受者感受虽不愉悦,但结果却是建设性的。
也就是说,东方文化倾向承认非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