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7060字,答案扫描。
蚌埠二中2015届高三年级月考(4月)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I卷(共66分)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①“ 笔力雄壮,气象浑厚” 的盛唐诗歌,常被诗评家以“ 盛唐气象” 四个字将它与其它时代的诗歌
风貌相区别,这种概括有助于更明确地把握盛唐诗歌特征。但对于这样的概括,一方面有人望文生
义,把“ 盛唐气象” 理解为单纯的对时代的颂歌,对唐帝国文治武功的夸耀,以及对躬逢盛世、如鱼
得水的情感抒发。另一方面有人回转过来通过检查盛唐诗歌发现其中并没有多少歌颂盛世之作,相
反,许多诗歌是表示对现状的不满,包括对种种阴暗面的揭露、抗议,因而认为“ 盛唐气象” 一词,
是对开元、天宝诗歌主流的歪曲。以上两种看法皆失之片面,而根源在于对“ 盛唐气象” 涵义的理解
存在偏差。
②“ 盛唐气象” 的概念来自严羽。严羽《沧浪诗话∙考证》云:“‘ 迎旦东风骑蹇驴’ 绝句,决非盛唐
人气象。” 严氏辨其“ 非盛唐人气象” ,显然是指“ 迎旦东风骑蹇驴” 瑟缩委琐,见不到盛唐人的笔力,
也缺少盛唐劲健的主体精神。这与严氏《答吴景仙书》所云:“ 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
雄壮,又气象浑厚。” 可以说是分别从正反两面对“ 盛唐气象” 涵义的一种阐发。因此“ 盛唐气象” 指的
是诗歌风貌,具体即指诗歌“ 笔力雄壮,气象浑厚” ,与内容上是否直接歌颂国家之盛,歌颂文治武
功,乃至粉饰太平,本不是一回事。
③具有“ 盛唐气象” 的诗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感动激发,希望趁时而起,建立功业;一类是理想
与现实矛盾,针对自身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和社会上的不平现象发出怨怼之词。感激与怨怼看似相
反,但实际上联系非常紧。感激而望成就功业,遇挫即成怨怼。所以在具体作品中,两者常常交织
在一起。
④盛唐诗人的感激之作,理想主义色彩很浓。“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它是为时
代的召唤、时代的需要所吸引,要轰轰烈烈大干一番的人生意气和事功精神的表现。盛唐人的这种
感敏奋发,颇不同于一般狭隘的个人名利追逐,它往往表现于建功立业的荣誉感与使命感乃至奉献
精神的结合。由于主体精神强旺,盛唐人谈起建功立业,又往往表现得情绪激昂,富有信心。李白“ 长
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杜甫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可谓壮怀激烈。
⑤盛唐诗人的怨怼之作,包含着诗人与时代社会的冲突,但盛唐诗人要求于那个时代的往往不
是简单的仕途出身,不是薄禄微官问题,而是要成就“ 济苍生,安黎元” 的大事业。这种宏愿,在玄
宗统治后期是只好落空的,以致出现了类似鲲鹏太大,海水和风力无法支持的矛盾。但冲突的内容
既然是在较高的层次上展开的,就仍然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和非同一般的气魄与力度。
(选自余恕诚《唐诗风貌》,有删改)
1. 从原文看,下列对“ 盛唐气象”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 盛唐气象” 的概念来自严羽,它体现了盛唐诗歌的风貌。
B.“ 盛唐气象” 指盛唐诗歌“ 笔力雄壮,气象浑厚” 的风貌。
C .“ 盛唐气象” 体现了盛唐人的笔力和盛唐劲健的主体精神。
D.“ 盛唐气象” 指诗歌风貌,它与诗歌的情感内容没有联系。
2. 下列对原文结构和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第①段列举了对“ 盛唐气象” 的两种片面理解,并指出其根源在于对“ 盛唐气象” 涵义的理解存在偏
差。
B.第 ②段引用了严羽的话,一方面说明了“ 盛唐气象” 的概念来源,另一方面阐发了“ 盛唐气象” 的涵
义。
C .第 ③④⑤段文字采用了并列式结构,分别阐释了“ 盛唐气象” 在两类诗歌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
特点。
D.文章采用了先驳后立的方式,驳立旗帜鲜明;在论证中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
服力。
3.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盛唐诗人夸耀帝国文治武功、歌颂盛世之作都不具有“ 盛唐气象” 。
B.盛唐诗人的感激之作和怨怼之作,都带有盛唐诗人的理想主义色彩。
C .盛唐诗人情绪激昂,富有信心,渴望建功立业,因而主体精神强旺。
D.盛唐诗人“ 薄禄微官” 无法成就“ 济苍生” 的宏愿,所以产生怨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徐文中,字用和,宣州人也。宋季之乱,其先为同郡仇人倪氏所灭,时文中之父尚幼,倪将杀
之,而欲其母,其母为徐氏宗祀故,忍辱保徐子得不死。因冒姓倪氏,为娶有室。及母老卒,哭谓
其子,始知其为徐氏子。然未能即复其姓,故文中亦以姓倪氏。文中自少传其妇翁针药方术,以此
名闻江湖间。始为县吏,即弃去。又为安陆府吏,复弃去。游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