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5道题,约8780个字。
山东省枣庄市三十九中2015年第一次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5个小题,全部答在试卷上。2.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3.答卷前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清楚。4.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冗长(rǒng) 阴晦(huì) 脍炙人口(huì)
B.吮吸(yǔn) 忸怩(ní) 未雨绸缪(móu)
C.砭骨(biān) 皲裂(jūn) 笑容可掬(jū)
D.分外(fèn) 慷慨(gài) 惨绝人寰(hu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妥帖商榷国粹动辄得咎
B.针灸萎靡崛起脍炙人口
C.拖踏醇香搪塞廖廖无几
D.荟萃裨益踊跃无事生非
3.按要求默写。(共7分,每小题1分)
A.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B.,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
C.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D.,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E.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
F.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中被誉为“千古奇偶”的佳句是,。
G.而现在,。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4.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汉字就像是一块历史文化的化石,它。《说文解字•示部》里的字从时间、地点、对象、等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从一定程度上记录着古人的生活。同时,这些习俗反过来又揭示了这些字的产生缘由,丰富着汉字的意义。从现存的“示”部字来看,大多与祈福祭祀有关,足以说明上古祭祀习俗对“示”部字的深远影响。
A.根据短文内容,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句子。(提示:明确句首位置;把握短文层次;思考喻体特征;表述具体有效。)(2分)
汉字就像是一块历史文化的化石,它
。
B.我也来“说文解字”:阅读材料,调动联想,在横线上填空。(1分)
福,在甲骨文中右上角是“示”,即古代放祭品的灵石台,是古代祭祀的形象写照。金文中的“福”,“畐”是个大肚酒壶。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很丰满的人,有福相的人,从而将“福”引申为富贵。后来,许多学者认为福不再是“酒肉上的满足”,而是右边有了“一口田”,事事顺心当然就有了福。现代人对福的解释是幸福、福气。有人说“福”字的右边,“一”代表房屋的梁;“口”代表;“田”代表土地。
5.名著阅读。(共4分)
A 曰:“昔日某虽蒙丞相厚恩,然已斩B ,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奉报矣。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操曰:“C 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A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操许多恩义,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操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
A.这段文字所讲述的故事是(10字以内)(1分)
B.二选一(若两个都答,按第一个计分)(3分)
①你可以根据《三国演义》前后情节的内容推知本文空缺,请填写如下:
文中A处的人物是指, B处的人物是指,C处情节应该是。
②阅读选文,结合《三国演义》的其他情节,大胆融入自己的独特体会,说说A这样做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7.请选出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
A.首联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极写边地苦寒。
B.颔联写战士听笛子吹着折杨柳的曲调,去寻觅杨柳青青的春天愉悦的心情。
C.颈联“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字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
D.尾联“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