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课时,约3670字。
 孔雀东南飞
 一、教学目的: 
 1、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  
 2、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3、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字的特点,掌握“相”、“自”、“见”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  
 二、教学设想: 
   本文语言接近口语,而且注释较详,学生易读懂词句。同时全诗篇幅较长,不宜在课堂内串讲。因此,教学本诗可从人物命运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思想。 
 三、教学时数:2教时(总第   课时) 
 四、教学日期: 
 五、课前预习: 
 1、通读全诗,利用工具书和注释,扫除诗中文字障碍。 
 2、了解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故事情节)。 
 3、找出诗中含有“相”“自”“见”字的句子,解释这些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一教时:初步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入题: 
 1、勾勒诗歌发展脉络:《诗经》——楚辞——乐府民歌 
 2、乐府双璧:《木兰辞》《孔雀东南飞》 
 3、《孔雀东南飞》简介(见课文) 
 补充:《玉台新咏》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  
 二、简述故事情节,分析诗歌结构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的故事情节。 
   要点:刘兰芝的美德,两情相依的重要情节,兰芝抗婚,双双殉情,化鸟双飞的愿望。 
 2、诗歌结构: 
 层次 章节 标题 情节段落 
 起兴 首 句 托物起兴 
 第一部分 “十三能织素”—“及时相遣归” 兰芝自诉 开端 
 第二部分 “府吏得闻之”—“二情同依依” 夫妻誓别 发展(一) 
 第三部分 “入门上家堂”—“郁郁登郡门” 兰芝抗婚 发展(二) 
 第四部分 “阿母谓阿女”—“自挂东南枝” 双双殉情 高潮 
 第五部分 最后一节 化鸟双飞 尾声 
 三、归纳“相”、“自”、偏义复词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