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小题,约10800字。

  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时间: 150分钟             分值:150分         命题牵头学校:曾都一中
  命题教师:
  学  校:曾都一中  枣阳一中  襄州一中     宜城一中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答题卡上相关信息填写清楚。
  2.1-11、16题为选择题,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12-15、17-23题为非选择题,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否则做零分处理。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寒暄(xuān)   驯熟(shùn)     朱拓 (tà)       盥洗(guàn)
  B.两靥(yè)     间或 (jiān)      厢庑(wǔ)      桅杆(wéi)
  C.舟楫 (jí)      叱咤 (chà)       残骸 (hái)      朔漠(shuò)
  D.监生 (jiàn)    旋风 (xuàn)      炮烙 (páo)      嗔怒(chē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攥住    暇想    战栗    沧海一粟
  B.广袤    嬉闹    驽马    强驽之末
  C.吞噬    逡巡    波涛    白浪滔天
  D.缪种    歆享    契约    锲而不舍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春季新片_________会上,电影局副局长特别推荐了张艺谋的最新影片《归来》。电影局给出的官方评价为:“影片带来深沉的_________,是生活减法的_________,_________巨大的思想力量,其票房的高低,正是民族希望的试金石。”
  A.推荐  震动  极端  蕴含 B.推介   震撼   极致   孕育
  C.发布  感动  极品  含有     D.宣传   感悟   极著   暗含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体验馆是目前市场上一种特殊类型的商铺,属于精神方面的消费,但对许多消费者或投资者,还很陌生,蒙着神秘的面纱。
  B.经在市繁华路段测试,原来一分钟内有19人乱扔垃圾,现在20分钟内仅一人乱扔垃圾,另外车窗抛物率也明显减少,市城管局组织的环境治理活动已初见成效。
  C.打车软件在给乘客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提高了出租车的用车效率,但司机在开车时分心使用打车软件,成为出租车事故骤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D.通过《中国之声》微博推出的“正能量益起来”这项活动,让我们一同探寻发现在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点滴美好,一起寻找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收录作者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说十四篇。其中包括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还有其后发表的《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
  B.王熙凤是贾珍之妻,有着出众的才干和权术,因而成为荣国府的管家媳妇。在她的性格中,既有心狠手辣的一面,也有爽朗大度的一面;她虽精明干练,但也有其艰难窘迫之处,在贾府捉襟见肘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终于在后40回中,因心劳力拙而死去。
  C.法国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包括九十多部(篇)小说,描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大致分为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部分。恩格斯称《人间喜剧》“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D.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海明威,善于探索“人的本质及其悲剧性”,将人物隐蔽的动机充分揭露,《老人与海》是其代表作,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