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20字。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讲座(之八)
用“三自”原则写鲜活文章
南京一中 孙芳铭
高考作文,是人们都极为关注的一个大问题,因为它在高考试卷的150分中,独占60分。如何提高考场作文的得分率呢?这里先说一下2004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原则:
在作文方面,在命题开放性较大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三自”的要求,努力探索的适合学生发挥作文水平的命题形式,在有效避免抄袭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限制的层次,给考生更大限度的写作自由。
这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发表于今年《高校招生》第二期第26页至28页的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依据个人的理解,这段话包含着这样一些要点:
1.坚持命题的开放性,给考生以更大的写作自由,为考生发挥写作水平提供条件。
2.坚持“三自”要求,即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3.坚持有效地避免抄袭,在命题上要有一定的限制,但限制的层次应尽量减少。
4.依据以上三点作推断和想象,今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依然是话题作文,但与往年相比,会小有变化。
根据这样的理解,本讲从充分利用“三自”政策方面,论析如何提高考场作文的水平。
一、文体自选与写作规范
高考作文规定文体到限制文体,再到文体自选,这对考生说是一种解放。他有利于考生扬长避短、竭智逞才,各显神通。但是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来看,还需要解决下列问题:
1.文体自选的原则
(1)试题最适合写作何种文体
话题作文的试题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材料,二是提示语,三是写作要求。所谓最适合写作何种文体,主要看提示语。譬如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其提示语写道:“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三句话中,第一句是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客观原因,第二句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主观原因,第三句是结论。如果以前两句话为分论点来写议论文,其见解是会比较深刻的。又说:“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这样的提示语总体上是激发考生的想象和联想。如果确有这方面的“事例”,可以写记叙文。其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又可看作对“疑问是层出不穷”这一主观原因的分解。2002年“心灵的选择”,依据“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又应该如何选择”这样的提示语,宜乎写议论文。于是出现了《凭良心选择》《慎重选择》《选择的真谛》等议论文佳作。而2003年作文题的提示语说,“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依据这样的提示语,最适合的是议论性文字,是思辨性质的文章。
(2)自己最擅长写作何种文体
话题作文的提示语提供了写作不同文体的可能性,究竟用何种文体写作,还得考虑自己最擅长写何种文体。一般说来,逻辑思维能力强、思路开阔、认知水平高的人适宜于写议论文;生活经验丰富,对生活场面、细节敏感,感情丰富、细腻者宜写记叙文或散文。虽然有的人擅长写说明文,但是一般说来,话题作文写说明文而优秀者并不多见。
(3)自己有无写作该文体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