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9890字。
淄博一中高2014级高一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模块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人:薛庆波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班级等信息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12个小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押解(jiè) 熨(yùn)帖 撒(sā)手锏 怀瑾握瑜(yù)
B.枯槁(gāo) 虔(qián)诚 闷(mēn)葫芦 孤注一掷(zhì)
C.监(jiàn)生 滂(pāng)沱 煞(shā)风景 博闻强识(zhì)
D.坍圮(qǐ) 濡(rú)养 打擂(léi)台 衮衮(gǔn)诸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浸渍 徇道 通情达礼 事无巨细
B.膜拜 尘芥 沸反盈天 日薄西山
C.废弛 葱茏 平心而论 委屈求全
D.脉博 喋血 皓首穷经 殒身不恤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经过协商联系,我校“益衷公益社”在橱窗里张贴出了周六去敬老院服务的 。
② 去冬今春,我们这里雨雪稀少,旱情严重,于是就有很多迷信的人不是想办法如何抗旱保苗,而是去向龙王 庇佑。
③ 眉山苏氏一门才俊当然不错,而“苏小妹三难新郎”纯属虚构,然而这个故事却 至今,经久不衰。
A.启示 祈求 流传 B.启事 企求 留传
C.启示 企求 留传 D.启事 祈求 流传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柳妈对祥林嫂的再嫁不以为意,认为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
B.想起乡下的母亲,就会寄一笔钱到乡下,寄走了钱,心安理得地又投入到我的工作中了。
C.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
D.《舌尖上的中国》已经让吃货们垂涎三尺,最近举行的“博山美食文化节”,更是让“美食家”们闻风而动,争先恐后地赶来博山大快朵颐。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是一句是 ( )
A.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日前表示,将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各地工矿企业废渣的排放、转移、收集和集中处置行为,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B.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家长只有严于律己,树立正面形象,为孩子营造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才能避免孩子今后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C.如今,使用微信聊天已经成为手机族进行交流的又一便捷方式,微信交流人群范围不断扩大,已由最初的青年人逐渐扩大至中老年人。
D.被称为“中国第一编剧”的邹静之认为,韩剧能够在亚洲地区走红,主要原因是韩国的编剧和导演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与深度发掘功不可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8题。
马与龙的文化缘 庞进
龙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诸多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创造的一种神物,其实质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在龙的诸多“模特儿”中,就有马的身影。
从形象上看,马头给龙头以取材参照。甲骨文中的某些龙字,头部窄长,就比较像马的头。汉代王充《论衡•龙虚》篇,言“世俗画龙之像,马首蛇尾”。并由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