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1道题,约7950个字。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测试卷(一)
  语文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21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绿树村边合,□□□□□。(孟浩然《过故人庄》)
  (2)山光悦鸟性,□□□□□。(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4)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滁州西涧》)
  (5)锦帽貂裘,□□□□□。(苏轼《密州出猎》)
  (6)□□□□□□□,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7)□□□,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9)“一诗千改始心安”,只是由于诗人“□□□□□□”,不计其中辛苦也,所以诗篇流芳千古,“□□□□”(依次用《送东阳马生序》中和《爱莲说》中的句子填空)。
  2.根据注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字斟句酌(▲)出类拔cuì(▲)再接再lì(▲)脍炙人口(▲)
  3.用正楷或行楷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诗抄写在田字格里。(3分)

  4.对下列名家书法作品鉴赏恰当的一项(▲)(2分)
  (1)(2)(3)(4)
  A.第(1)幅是颜真卿的行书,“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
  B.第(2)幅是王羲之的楷书,“笔画游丝连绵,行笔灵活连贯”。
  C.第(3)幅是怀素的草书,“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愈沉着”。
  D.第(4)幅是张旭的草书,“笔画奔突游走,如烟云缭绕,龙蛇飞动”。
  5.读名著,对对联。(备选人物:保尔、孙悟空、吴用、傅雷等)(2分)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
  二(49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6~11题。(18分)
  诗教流芳,古韵悠长
  【论诗品艺】
  论诗①
  元好问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②。
  南窗白日羲皇上③,未害④渊明是晋人。
  注:①《论诗》一共30首,系统地阐发了作者的诗歌鉴赏理论。②真:真实。淳:朴实,淳朴,醇厚。③陶渊明曾自称“羲皇上人”,但一直关注现实,忧国忧民。④害,妨碍。
  【学诗习艺】
  余幼时家贫,除四书五经外,不知诗为何物。一日,业师外出,其友张自南先生携书一册,到馆求售,留札致师云:“适有亟(急切)需,奉上《古诗选》四本,求押银二星(“一星”约合一百文钱),感非言罄。”予舅氏章升扶见之,语先母曰:“张先生以二星之故,而辞哀如此,急宜与之。”予年九岁,偶阅之,如获珍宝:始《古诗十九首》,终于盛唐。伺业师他出,及岁终解馆(学馆放假)时,便吟咏而摹仿之。呜呼!此余学诗所由始也。自南先生其益我不亦多乎!                         (选自袁枚《随园诗话卷六》)
  【诗国忧思】
  身边的现实:不少儿童喜用低俗口语“恶搞”唐诗,洋洋得意,而父母不以为意:“现在孩子可不都这样吗?唐诗这种老古董谁还当回事学啊?”
  身边的调查:你喜欢阅读、欣赏古诗吗?
  喜欢 无所谓 不喜欢 很讨厌
  人数 26 50 72 30
  百分比 14.61% 28.09% 40.45% 16.86%
  【诗教访谈】
  解放周末: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将诗歌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了很高的高度。
  钱理群:中国是“诗的王国”,历来就有“诗教”的传统。诗教是一种审美教育的行为:一是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诗歌经典教材,二是注重指导学生背诵、涵咏诗歌,三是学习诗歌以达到提升、净化心灵的重要目的。
  解放周末:但是,我们远离诗歌已经很久了。21世纪的当下,还有提倡的必要吗?
  钱理群:诗歌的价值是不会因时空的转换而转变。可以说,诗歌伴人成长。除了智力、情感和创造力开发等作用外,还能起到语言开发的作用,因为诗歌有最优美、最精粹的语言。诗歌凝聚了时代精神、文化传统的精髓,也能起到文化传承的作用。所以说,诗歌是教育,它能使我们获得对世界最好的理解。
  解放周末:是什么造成了处于诗意年龄的青少年远离了诗歌这一局面?
  钱理群:诗歌的本质是超功利的,是最精神化的艺术。诗歌被忽略,与我们当前功利化、世俗化的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