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7小题,约7590字。

  闵行区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所在学校及班级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本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心理测试测出了什么?
  ①美国心理学会的茱莉亚•德森的一句话粉碎了我们的希望,她说:“目前传媒上出现的绝大多数的心理测试其实是一种娱乐休闲性质的游戏。”她介绍称,心理测试在专业领域被称为心理测量,是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方法,其编制过程有一套科学的标准,结果有严格客观的解释。“我们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它需要符合严格的统计学原理。”与之相比,时下流行的心理测试并没有严谨的科学性,往往只是心理测量的一部分或个别经过简单化的投射测验题,甚至完全与心理测量没有关系。
  ②抛开这些科学性不言,自得其乐的普罗大众估计很难认同她的观点,对于各类心理测试题结论认为非常准确的用户占52.3%,“这没什么奇怪的,不过是福勒效应的又一个明证罢了。”茱莉亚这样回答。
  ③福勒效应,是心理学家福勒于1948年通过实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39份的兴趣诊断问卷,要求学生们列出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喜好、个人特征等,一个星期后福勒完成对他们的评估并列出13条个性分析。他要求学生先阅读各自的13条描述对自己来说是对还是错,如果不确定打问号,结果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是准确的。可事实是每个人拿到的个性评估都是一样的,这13句描述是从报摊的占星书籍中挑出来的笼统的、含糊的语句来迷惑他们。这大概也是如此符合福勒效应的时下流行的心理测试在网络上流行很重要的原因吧。
  ④人们喜欢听到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渴望被赞美。心理学家凯蒂在她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我记得在十七岁时做过这些人格测验(你是《欲望都市》里的谁?)。而现在我更热衷‘你的财富在何处?’”无论年龄是多少,我们往往只参与自己最喜欢的主题,并且在读到肯定的赞扬时,心情会愉悦。
  1.第①段中,加点词“游戏”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2.联系全文,谈谈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⑥段方框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
  ⑴所以归属感就变得如此迫切
  ⑵而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发展
  ⑶当我们渴望在线上显露个性的欲望增长时
  ⑷给我们去表达个性、让别人看到的我们的机会却在缩小
  ⑸我们发现自己只是庞大网络用户中的一员
  A.⑴⑸⑵⑶⑷   B.⑵⑸⑷⑶⑴   C.⑸⑷⑴⑶⑵   D.⑵⑸⑶⑷⑴
  4.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中引用德森的话开头,制造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B.流行的心理测试有给人带来心理暗示及激励启示的作用。
  C.网络测试中题目事件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归属的位置。
  D.同是心理测试,德森更注重科学性而凯蒂更突出社会性。
  5.第②段中,茱莉亚对普罗大众的测试数据进行了回答,请你在本文的基础上对此回答进行探究,并谈谈你自己的看法。(4分)
  6.目前,心理测试确实非常“盛行”。下图就是某市对初高中不同学习表现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测试的数据图表。所谓“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人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总体幸福感评估,它包括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请你阅读下图并完成各题。(4分)
  ⑴下图中,括号里应填入的是“      ”。
  ⑵根据下图,对本次测试的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溪涧的旅次
  刘克襄
  ①迩来入山赏鸟时,逐渐地脱离森林的核心地带,转而喜爱沿溪跋涉了。
  ②可能是年近三十吧!我想自己已变得容易感受孤独。而溪涧似乎存藏着一股山中最旺盛的生命力能够给予我强烈的安全感。因溪涧向下流出,最后势必汇入平野的河川,便莫名地依赖这种源起的亲密,进而支持自己到山里继续活动的欲望。几经思虑,为求观察的方便,调适这种情绪,我抵临的所在直指山谷,位于八百公尺上下的溪涧。那里是溪鸟永远的家乡。我所逗留的溪涧世界,不是坐落于浓荫密林的瀑布地带,也非切穿两座高耸山峡下的急流,而是横陈两岸较平坦、开阔的森林,同时短距离即微有起伏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