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5道题,约8330个字。
乐至县2015年初中毕业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招生模拟测试
语文试卷
全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8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报名号(考号)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同时在答题卡背面第3页顶端用2B铅笔涂好自己的座位号。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的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第Ⅱ卷必须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不在指定区域作答的将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只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
一、(10分)
1、(3分)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灼伤(zhuó) 分泌(mì) 花卉(huì) 花瓣(bàn)
B.疟疾(nüè) 濒临(bīn) 摄取(shè) 纤维(xiān)
C.海藻(zǎo) 褐藻(hè) 石莼(chún) 公顷(qǐnɡ)
D.灰烬(jìn) 趋势(qū) 摩尔(mó) 胆怯(què)
2、(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充耳不闻 销声匿迹 无动于衷 清荣竣茂
B.重岩叠嶂 物竞天择 长途跋涉 因地制宜
C.雾凇沆砀 虚无缥缈 五彩班斓 矫首昂视
D.衰草连天 世外桃园 巧妙绝伦 惟妙惟肖
3、(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犯了错误就要接受批评,讳疾忌医或者破罐子破摔都是不可取的。
B.各高校在硕、博招生时,对校内外学生要一视同仁,在录取时本校考生要限制在一定的比例之内。
C.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D.面对农村“草根文化”的兴盛,一些地方政府因势利导,促进其快速发展。
4、(3分)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句是
①好的风气所至,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坏的风气所至,如污泥浊水,不堪收拾。
②风气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对社会而言,风气一旦形成,会产生正面效应,也会出现负面效果。
③一般来说,良好的风气、向上的风气、循循善诱使人心理健康的风气、洁净自好懂得礼义廉耻的风气,都是腿短的,很难推广,更难实行。
④于是,成为潮流,便是不胫而走的消极现象;成为时尚,便是祸祟社会的歪风邪气。
⑤相反,若是庸俗的风气、浮躁的风气、低级趣味的风气,甚至是哗众取宠、无知泛滥的风气,只要蛊惑起来,煽动起来,前面有人带头,有人鼓噪,后边就会有人起哄架秧,有人推波助澜。
A.①②③⑤④ B.②①③⑤④ C.②③⑤④① D.①②④③⑤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6题(6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3分)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B.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驱赶奔驰
C.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夙夜:早晚
D.庶竭驽钝,攘除奸凶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6.(3分)下列对课文《出师表》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诸葛亮的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
B.两段选文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分别为三顾茅庐、临危受任和白帝托孤。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目的是抒发对先帝的感激之情,也说明了出师北伐的原因。
C.《出师表》辞情恳切、感人肺腑,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D.本文内容的重点是从当前形势出发,向后主提出建议,即“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其中“广开言路”这一点正是全文主旨所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4分)
三、(19分)
7.(6分)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最后两小题,任选一题作答)
(1)▲,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王维)
(2)黄鹤一去不复返,▲。(《黄鹤楼》崔颢)
(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来表达自己不畏奸佞,推行新法的决心,显示了高瞻远瞩的气概。
(4)一位对联爱好者以“风景这边独好”为上联征求下联,我们可以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应征。
(5)电视台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再次激起了我们对源远流长的中华饮食文化的极大兴趣,让我们不禁感慨“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中主人的盛情,也让我们由衷赞叹“▲,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饮食的精美。
(6)秋瑾的《满江红》中写作者不甘做小女子,希望自己能跟男子一样施展抱负的句子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