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5道题,约9860个字。

  门头沟区2014~2015学年度初三一模
  语文试卷
  1.本试卷共12页,四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第Ⅰ卷共三道大题,23道小题;第Ⅱ卷为作文。
  3.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签字笔、圆珠笔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
  第Ⅰ卷(共70分)
  一、 基础•运用(共24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梅、兰、竹、菊,被历代文人雅士称为花中“四君子”。明代黄凤池辑有《梅兰竹菊四谱》,在他的《集雅斋梅兰竹菊四谱小引》中有这样的描述:“文房清供,独取梅、兰、竹、菊四君者无他,则以其幽芳逸致,偏能涤人之秽肠而澄莹其神骨。”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确实各有它的特色: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xiāo)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春之兰,夏之竹,秋之菊,冬之梅。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zhì)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千百年来,“四君子”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古今文人墨客所钟爱。子瞻先生偏爱竹,喜欢“古寺满修竹,深林闻杜鹃”的意境。临川先生面对梅花亦有“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的描写。曹雪芹在《红楼梦》第38回探春的《簪菊》诗中曾咏“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梦得先生对兰花也有“光华童子佩,柔软美人心”的赞誉。梅 A  ,兰 B  ,竹 C ,菊 D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自古以来,梅、兰、竹、菊象征着中国人的气节。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的象征和隐喻。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依据注音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jī  zài   萧秩B.jí  zài   潇秩
  C.jí  zǎi   潇致D.yī zǎi    箫秩
  2.下列关于汉字的结构、构成以及查字典知识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A.“逸”字是半包围结构,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辶”,再查8画。
  B.“竹”字是形声字,它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是竹子。
  C.“幽”字是半包围结构,它的笔顺是:
  D.“赏”字是形声字,上下结构,上声下形。
  3.阅读文段,根据文意,在横线A、B、C、D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高洁傲岸优雅空灵虚心有节不畏严霜
  B.不畏严霜优雅空灵虚心有节高洁傲岸
  C.不畏严霜虚心有节优雅空灵高洁傲岸
  D.高洁傲岸不畏严霜虚心有节优雅空灵
  4.文段中的子瞻先生、临川先生、彭泽先生、梦得先生四位古代诗人分别指的是
  A.陶渊明李白苏轼欧阳修
  B.苏轼李白王安石刘禹锡
  C.苏轼王安石陶渊明刘禹锡
  D.刘禹锡王安石苏轼欧阳修
  5.上面的方框处是关于梅、菊的两首六言诗,还原每首诗最后一句全对的一项是

  梅

  A. 红梅一枝独艳却为秋实怒放
  B. 红梅一枝独艳一世高风亮节
  C. 送来一帘幽梦一世高风亮节
  D. 送来一帘幽梦却为秋实怒放
  6.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要说梅,我最偏爱的是白梅,它冷艳洁白一尘不染,清香浓郁。白得超凡脱俗;白得素雅纯净;白得如冰似雪。。
  ①王冕也在《白梅》中写道:“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②但写梅写得最绝的还是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③卢梅坡曾在《雪梅》诗词中写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④他的词中不见一个梅字,却把梅的影子和暗香写得入木三分,写得俏丽可人,使人引起无数的联想。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
  7.下面是关于梅兰竹菊的两副对联,对两副对联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A.  分析:竹子内心谦逊才向人虚心低头,梅花从不仰面逢迎。
  B. 分析:此联抓住梅竹特点,展现出人的美好心灵。上联“有低头叶”,指竹不倨傲自矜,虚心有节;下联“无仰面花”,指梅不媚俗向上的骨气品格。
  ②独开纤蕊舒长袖,傲立东篱向晚秋
  C.分析:表现菊花外在形态方面过于纤细柔美,即使想要傲立开放,也容易被风霜击溃。
  D. 分析:赞美了菊花品行高洁,不惧深秋的寒冷和孤独,依然傲立开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