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另有案例。
众里寻他千百度?(案例稿)
——议论文中“度”的分量
武汉市黄陂区一中 杨红燕
一、导入:
这次考场作文是“青蛙与螃蟹”的新材料作文,要求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从结果看,暴露出很多同学作文的“角度”意识淡漠。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着重来研究一下议论文中角度的分量。
二、展示两张凌霄花的照片,学生评价:
中心话题:比较两张照片的拍摄角度以及所取得的效果。
学生评:第一张是远视,拍了很多朵花,总体上欣欣向荣,但每一朵仔细看起来都很一般,观众不会特别注意其中的哪一朵。第二张是近看,只拍了一束花,但这束花成为整个画面的焦点。作者通过光与色的调用,绿叶和两只小蜜蜂的衬托,让整张照片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让人渴望看到这根藤上的其它的花。
老师引导:是角度的选择带来了两张相片截然不同的效果。我们写作文也要这样,要精心选择好自己的角度,千万不能“众里寻他千百度”。(此操作步骤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角度选择的重要性)
三、展示:议论文从议论角度看可以分为哪几类?
(1)立论与驳议:立论是对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驳证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反动的见解或主张。(肯定与否定角度)
(2)有几个角度(包括人与物)就有至少几个角度。(凡尔纳—妻子—出版商)
(3)一件事有几个原因就至少有几个角度(螃蟹与青蛙)
(4)一个事件,针对不同的背景、写作目的、审视的角度就不同(水的不同角度)。
老师说明引导:
关于(1):肯定与否定的角度,我们这一次“螃蟹与青蛙”的两个对象都属于被否定的角度;
关于(2):上次作文关于凡尔纳的材料中有三个角度,提炼出了五个角度,所以说“至少就有几个角度”;
关于(3):造成螃蟹到不了河边的原因,既有青蛙的,也有螃蟹的,故两个原因至少有两个角度;
四、举例分析,加深学生对(1)和(4)的理解:
A、对(1)的理解:
(1)屏示作文材料: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鸭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鸭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鸭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了,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鸭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2)要求学生自由发言,自己选择“肯定”或“否定”中的一个角度,用精练的话概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