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题,约18380字。
惠安三中2015年春高二年下学期期中考
语 文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谨防“蚁族”背后社会风险的积聚
①低收入的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被形象地称为“蚁族”,是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群体。之所以称之为“蚁族”,是因为该群体和蚂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上百万的规模。那么,面对越来越多的“蚁族”,社会该如何看待之?
②从低收入的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身上,我们可以明显感知,大学生身价下跌的严重程度,更可以感受大学生群体内心的失落程度。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劳动力过剩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困扰低学历者的问题,一大批高学历者也加入到失业大军的行列中,并且增长的趋势令人担忧。
③“蚁族”有可能带来社会风险的积聚。首先,可能带来公众投资教育意愿的降低。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教育远非一种消费行为,在此意义上,上学不仅仅是为了得到满足或效用。相反,“公共和个人用于教育的费用,意在获取生产性‘存量’。这种‘存量’包含在人体中,将来能提供各种服务。”而这些服务对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充分发挥自已的潜能,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正是以上原因,家庭千方百计地使家庭成员在踏人社会之前能有一个较高层次的学历或学位。但是,“蚁族”的出现,似乎走到了一个相反的方向。
④其次,“蚁族”是个与流动、社会地位、声望密切相关的问题。社会学家杰克思在《谁将出人头地:在美国取得经济成功的决定因素》一书中,对美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他认为,在上大学费用急剧膨胀的今天,人们之所以上大学,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把学位作为一张获取地位高、收入多的工作的门票。而这张门票是否有效呢?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受过较多教育的男子比受过较少教育的男子所从事的职业地位都要高些,挣钱要多些。因此,“蚁族”的出现,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而其恶化的趋势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否则,与之相伴的社会流动乏力和社会分层困境将为整个社会的公平和和谐运行构成风险隐患。
⑤最后,“蚁族”的出现有着深刻复杂的社会因素,并不单单是教育、大学生或者体制的原因,道理很简单,即使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然而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整个社会仍需要大批的人才——大学生。应看到的是,“蚁族”的出现证明大学生向上流动的机会相对要少,渠道也不顺畅,在社会地位上却处于“要上不上,要下不下”的尴尬境地。
⑥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不完备的教育投资环境很难使教育投资得到最大的收益,这些体制的不完善实际上也给普通家庭带来更多的不利。“蚁族”的出现,不仅仅是个体的风险,更是社会的风险,如果任由其叠加,形成积聚效应,不但对个体是一种伤害,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将形成隐患。
1.下列关于“蚁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蚁族”,是继下岗工人等之后出现的又一群体,指低收入的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
B.因为和蚂蚁“高智、弱小、群居”等特点类似,故而该聚居群体被称为“蚁族”。
C.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蚁族”可能会带来社会风险的积聚。
D.应足够地警惕“蚁族”的出现,否则将会对社会的公平和和谐运行构成风险隐患。
2.下列对“谨防‘蚁族’背后社会风险的积聚”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育远非一种消费行为,“蚁族”的出现有可能带来公众投资教育意愿的降低。
B.社会流动乏力和社会分层困境,将为整个社会的公平与和谐运行构成风险隐患。
C.大学生向上流动的机会较少,渠道不顺畅,社会地位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
D.“蚁族”的出现,是个体风险,更是社会风险,任由其叠加容易形成积聚效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学历者与低学历者在劳动力过剩面前是没有区别。
B.舒尔茨与杰克思都认为公众接受教育对个体而言最重要的是为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C.社会需要大批人才,大学生就业却难,是因大学生向上流动的机会多但渠道不顺畅。
D.只有改善教育投资环境,完善社会体制,“蚁族” 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消失。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①,“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