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0620字。

  天津市南开区2015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一、(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勘察/堪称     舷窗/琴弦     涅槃/啮齿     放荡不羁/无稽之谈
  B. 徜徉/佯装     箴言/缄口     讪笑/用膳     揠苗助长/偃旗息鼓
  C. 轧钢/倾轧     寒暄/煊赫     取缔/谛听     宵衣旰食/直干云霄
  D. 跻身/侪辈     尽快/灰烬     揆度/暌违     薄物细故/义薄云天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当学生也开始肆意地调侃英雄、嘲弄鲁迅时,文风又转向了另一极端,轻松愉悦已蜕变成了俗不可奈的无病呻吟和不可救药的狭隘偏执。
  B.驻足思考,其实语文学习也一样,只要有碧莹莹的一川急流以及叠若累卵的巨大岩石和林林总总的花草树木就足够了。
  C.2015年1月29日,马H370航班失逝,并推定机上所有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已遇难。
  D.广电总局专家审看记录片《永远的焦裕禄》后认为,该影片真实、朴实、感人,场面洪大、资料翔实、细节突出、催人泪下。
  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学者认为,清明节成型于大唐盛世,是清明节、寒食节、上巳节三者     而成的节日。当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整个时代呈现出     的气象。查阅典籍可以发现,唐代的正史、野史、诗歌文论中     清明的记载比比皆是,向我们展示了时人过清明的真实     。  
  A.融汇   朝气蓬勃   对于   情景      B.融合   朝气蓬勃   对于   图景
  C.融汇   蓬勃向上   关于   情景      D.融合   蓬勃向上   关于   图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受雾霾天气影响,首都国际机场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先后陆续有30多个出港航班被迫取消,部分乘客与地勤人员发生冲突,致工作人员受伤。
  B.跟随原声电影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影中角色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C.目前我国许多官方机构入驻著名门户网站,或开通微信,这表明官方已注意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扩大自身影响,促进社会信息及时发布。
  D.城市的功能并非都能保持不变,特别是在变革的时代,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一些城市的功能被强制改变,城市被破坏殆尽。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直到汉代以后,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它成为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
  B.元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在结构上包括四折一楔子,每折戏只能用一个宫调演唱。
  C.清代最杰出的传奇作家和作品是洪昇的《桃花扇》和孔尚任的《长生殿》,这两部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较高成就,成为清代传奇发展的顶峰。
  D.法国作家莫泊桑、俄国作家契诃夫和美国作家欧•亨利以写短篇小说名噪于世,有“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美称。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文化瑰宝与文化泡沫
  王蒙
  在全社会关心并期待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的情况下,文化事业有可能出现很好的态势,产生无愧于伟大时代与悠久传统的文化瑰宝,也有可能稀里糊涂地、或抱着侥幸心理装模作样地打造文化的泡沫。
  什么是文化瑰宝?要看为我们的受众提供了什么样的路径、启迪、精神享受与人生智慧。例如对于传统文化的解读并使之与现代人类文明成果的对接;例如出现有可能彪炳史册的有真正的价值的著作与艺术成果;例如,从理论、科技、体制创新上解放整个民族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解放中华民族的生产力。
  什么是文化泡沫?愈是缺少对于文化的想象力的人,愈是容易把文化财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