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鲁人版必修四《宋词二首》课件+教案+同步练习及答案(打包3份)
  宋词二首   教学案.doc
  鲁人版必修四《宋词二首》(52ppt)课件.ppt
  鲁人版必修四《宋词二首》同步练习及答案.doc

  宋词二首     教学案
  学习目标:
  能够了解词人的境遇,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写法;
  2、理解典故的含义及其在表达上的作用;
  3、联系苏轼、辛弃疾的有关词作,小结体现豪放风格的词作一般特点。
  学习重点:
  能够了解词人的境遇,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写法
  学习难点:
  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看法,理解典故的含义
  落实背诵
  学习方法:
  诵读感悟法、赏析法
  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过程:
  回顾预习
  (一)相关文学常识
  苏   轼
  1、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被贬任地方官。元佑中,旧党执政,苏轼内调,任翰林学士等职,因与司马光在政见上发生分歧,被旧党所恶,再次外调,等新党重新上台,苏轼受到重重的打击。宋徽宗即位,苏轼遇赦,第二年死于常州。苏轼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上,几乎是一位全才。散文方面,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诗歌方面,是宋代诗坛上的杰出诗人,和欧阳修、王安石、 黄庭坚被誉为北宋四大诗人,和黄庭坚并称“苏黄”。词的创作上,扩展了词的境界,是豪放派的创始人,与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书画方面,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著有《苏东坡全 集》。
  2、苏轼在黄州生活概况
  在来黄州之前,因乌台诗案苏轼曾下狱,险遭杀身之祸。出狱后派往黄州,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形同囚犯。为了排谴内心郁闷,他在住地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每日他都到那里去读书,与朋友谈论,或浏览风景。有时也到赤鼻矶(当地人误以此为赤壁)、岐亭等地。苏轼游赤鼻矶,共有两次,都在宋神宗元丰五年这一年(1082)。这首词大概是这期间写的,当时他已45岁,故词中有“早生华发”一语。“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苏轼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
  辛 弃 疾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曾随耿京起兵抗金,后在南宋任通判,安抚使等职,有政声。因与当权者不合而屡遭贬抑,一生郁郁不得志,终忧愤而死。辛弃疾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词人,有将相之才而不能
  ……
  [学生用书 P9~P10]
  一、文段阅读
  (一)阅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成下列题目。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此词上阕中写了哪些赤壁景观?这些景观有何特点?你认为哪几句写得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写了大江、故垒、乱石、惊涛等。这些山河景物很壮丽阔大。“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几句写得好。写峭岩高耸,夸张为“穿空”;写江涛汹涌,浪花怒卷,夸张为“千堆雪”,有形有声有色,寥寥数笔勾勒出赤壁的壮丽雄美的景色。
  2.这首词的意境怎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雄浑、壮阔、气势恢宏等等。
  3.联系全词,分析作者情感变化脉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由欣赏山河之美到赞赏、追慕英雄豪杰,表达出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回归眼前现实,人生如梦,渐入悲郁。
  (二)阅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题目。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词中“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写的物景有什么特点?和哪首唐诗的意境极相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舞榭歌台,曾经歌舞升平的繁华喧闹的境地,现在是一派荒凉了。
  “斜阳草树”,刘裕曾经生活战斗的地方,现在也是如此萧条不堪了。
  和刘禹锡的《乌衣巷》中“乌衣巷口夕阳斜,朱雀桥边野草花”的意境极为相似。
  5.这首词的写作特点是运用典故。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掉书袋”的毛病,你认为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词用典故多不能说是毛病。它所用的典故除了末了廉颇一事之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眼前风光,是“京口怀古”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和一般辞章家用典故不同;况且他用这些典故,都和这首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就艺术手法论,环绕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使用许多典故,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也正是这首词的长处。
  二、语言运用
  6.编拟两则格言,赠给常常用悲观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朋友,激励其乐观处事。每则格言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文句尽可能有意蕴。(不超过30字)
  格言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格言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格言一:你给生活一个微笑,生活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