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八、文言文整体阅读二史传(教师用卷).doc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二、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师用卷).doc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二十、写作实践(教师用卷).doc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九、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教师用卷).doc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六、语言文字运用综合训练(教师用卷).doc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七、文言文整体阅读一史传(教师用卷).doc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三、语言表达综合运用(教师用卷).doc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九、现代文阅读综合训练(学生用卷).doc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六、文学类文本阅读二外国小说 (教师用卷).doc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七、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教师用卷).doc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五、文学类文本阅读一中国小说(教师用卷).doc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一、古典诗词鉴赏二(教师用卷).doc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四、语言表达综合运用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正确使用修辞手法(教师用卷).doc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五、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教师用卷).doc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十、古典诗词鉴赏一(教师用卷).doc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十八、实用类文本阅读二新闻、科普文章等(教师用卷).doc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十三、论述类文章阅读一(教师用卷).doc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十四、论述类文章阅读二(教师用卷).doc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教师用卷).doc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卷(八)
文言文整体阅读(二)(史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王浚,字士治,弘农湖人也。家世二千石。浚博坟典,美姿貌,不修名行,不为乡曲所称。晚乃变节,疏通亮达,恢廓有大志。尝起宅,开门前路广数十步。人或谓之何太过,浚曰:“吾欲使容长戟幡旗。”众咸笑之,浚曰:“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州郡辟河东从事。守令有不廉洁者,皆望风自引而去。刺史燕国徐邈有女才淑,择夫未嫁。邈乃大会佐吏,令女于内观之。女指浚告母,邈遂妻之。后参征南军事,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太,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祜曰:“浚有大才,将欲济其所欲,必可用也。”转车骑从事中郎,识者谓祜可谓能举善焉。
除巴郡太守。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迁浚为益州刺史。浚设方略,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怀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征拜右卫将军,除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雅知浚有奇略,乃密表留浚,于是重拜益州刺史。
武帝谋伐吴,诏浚修舟舰。浚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又画鹢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浚造船于蜀,其木柿蔽江而下。寻拜浚为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
时朝议咸谏伐吴,浚乃上疏曰:“臣数参访吴楚同异,孙皓荒淫凶逆,荆扬贤愚无不嗟怨。且观时运,宜速征伐。若今不伐,天变难预。令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臣作船七年,日有朽败,又臣年已七十,死亡无日。三者一乖,则难图也,诚愿陛下无失事机。”帝深纳焉。
(选自《晋书•列传十二》,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浚博坟典 坟:典籍
B.皆望风自引而去 去:离开
C.邈遂妻之 妻:男子的配偶
D.寻拜浚为龙骧将军 寻:不久
解析:妻:嫁给。
答案:C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
B.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
C.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
D.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
解析:原文标点: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
答案:B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浚志向远大。曾在盖房时,在自家大门前留有几十步宽以备容下长戟幡旗,受到众人的嘲笑。
B.王浚严明法令。王浚任巴郡太守时,因张弘杀害益州刺史皇甫晏,被调任广汉。他将张弘绳之以法,深得百姓爱戴。
C.王浚工作得力。武帝谋伐吴时,他受命大造连舫大船,巨船用木材建城,树起高台,开通向四方大门,城上可以骑马往来。
D.王浚敢于进谏。武帝谋划伐吴之事,但朝廷百官却都劝阻皇帝讨伐吴国,王浚力排众议,上书皇帝分析利弊得失,力主伐吴。
解析:根据“迁浚为益州刺史。浚设方略,悉诛弘等”,将张弘绳之以法,是在益州任职时所为,而非在广汉任职时。
答案:B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怀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
译文:
(2)令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
译文:
答案:(1)怀柔安抚招来的不同风俗的人,用威严信用待人,异族境外,大多前来归顺投降。(关键词:怀、辑、威信、徼)
(2)假如孙皓突然死了,更换了贤明的国君,文官武将各自有了合适的位置,那么吴就变成强敌了。(关键词:令、卒、更、所、强)
参考译文:
王浚字士治,弘农湖地人。家世中有人做过太守。王浚博览古籍,姿容相貌俊美,不注重名声品行,不被乡里人称道。后来才改变了节操,开通豁达,很有大志向。曾盖房,大门前留有几十步宽。有人问他为什么留下太多地方,王浚说:“我想使门前容下长戟幡旗。”众人都笑他,王浚说:“陈胜说过,燕雀哪知道鸿鹄的志向。”州郡征召他为河东从事。官吏中不廉洁的人,都听到消息自行离去。刺史燕国人徐邈有个女儿淑贤有才,挑选丈夫尚未出嫁。徐邈于是广泛地召集下属官吏,让女儿在里面观看他们。
……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卷(二十)
写 作 实 践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条蛇追赶一只蝴蝶已两天两夜。蝴蝶惊恐万分,抖动着翅膀拼命往前飞,但蛇还是不依不饶地尾随其后。第三天,蝴蝶筋疲力尽,实在飞不动了,就落在了一朵花上,气喘吁吁地对蛇说:“你吃蝴蝶吗?”蛇回答:“不吃。”蝴蝶又问:“我做过什么伤害你的事吗?”蛇回答:“没有。”蝴蝶问:“那你为什么要追杀我呢?”蛇愤愤地说:“因为我看不惯你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时那副怡然自得的样子!”蝴蝶说:“我们蝴蝶就是这样飞行的呀!就你这样的心态,见到蝴蝶飞就追杀,那你还不得累死。你如果能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我的飞舞,你会感到快乐的。”蛇想了想,放走了蝴蝶。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从蝴蝶的角度看,蝴蝶因舞姿优美引起蛇的不满,遭到蛇的追杀,但它通过沟通,成功化解了险情。参考立意:沟通的重要性。从蛇的角度看,它因嫉妒而产生邪念,它的心态很不端正。对于蝴蝶的舞姿,如果它以嫉妒之心去看待,只能独自生气;如果它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则能感受美感,获得快乐。参考立意:嫉妒会蒙蔽人的心灵;端正心态,获得快乐的生活;理性看待他人的优点;学会欣赏他人;欣赏他人是一种美德;等。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赵本山原是表演二人转的民间艺人。那时的二人转难登大雅之堂。在这种情况下,他开办了本山传媒公司,主要经营二人转表演。开始,公司一直亏损,他想了很多改善方法。先是对二人转的内容大换血,把那些低俗的东西全部摒弃,再加入一些时新的元素。唱熟了的段子忽然改变,那些老二人转演员一时无法适应,很多人选择离开。但是,赵本山顶着亏损的压力坚持下来。一年半后,公司开始盈利,最好的时候,一天能赚30万元。大家都关心公司何时上市。赵本山说:“我只做自己懂得的事情。上市是我不懂的,所以我不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赵本山穷则思变,推陈出新,大胆改变二人转作品的内容,为二人转赢得新的生命。参考立意:变通;舍与得;创新;等。赵本山面对公司亏损的困境,耐住寂寞,坚持下去,精心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最终取得成功。参考立意:怎样面对挫折;为梦想而坚持;认定目标,勇往直前;等。赵本山只做自己懂得的事情,这是一种智慧。世间多少人好高骛远,在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摔得头破血流。参考立意:专注才能成功;扬长避短是一种成功哲学;等。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西方女游客很喜欢土著人戴的项链,便问:“这是用什么做的?”
“短吻鳄的牙齿,夫人。”土著人答道。
“哦,我明白了。我猜,在你们看来,它就如我们眼中的珍珠一样宝贵吧?”
“那不一样,每个人都能撬开贝壳,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撬开鳄鱼的嘴巴。”
在土著人眼里,用短吻鳄的牙齿做的项链象征着勇敢、智慧,象征着生命的价值。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在常人眼里,珍珠无疑是珍贵的;但在土著人的眼里,短吻鳄的牙齿更为贵重。实际上,土著人看重的不是短吻鳄牙齿本身的价值,而是获得它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需要用智慧、勇气来完成的,短吻鳄牙齿是智勇者用生命换来的成果。参考立意:勇敢的心;智慧的力量;用生命换来的才是最珍贵的;等。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梁启超曾在《东方杂志》上读到青年学者梁漱溟研究佛学的论文《究元决疑论》,称许不已,进而注意作者。梁启超从欧洲归来,见到梁漱溟的新著《印度哲学概论》,很是喜欢。不久,梁启超偕蒋百里、林宰平及梁思成,来到北京崇文门外缨子胡同梁漱溟寓所,屈尊讨教。这次访谈,开启了二梁之间的交往:梁漱溟不时往访梁启超,尊其为“先生”;梁启超则器重梁漱溟的“好学深思”,与之通信,每称其为“宗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梁启超被公认为民国时期最优秀的学者,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这样的长者,永远看重的是真才实学。他
……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卷(六)
语言文字运用综合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合乐苗族小学花近15万元购买了苗族特色文化饰品布置校园,让学生在耳闻目睹中感受苗族文化,营造了传承苗族文化的良好氛围。
B.20多个国家设立了自己的“空识区”,在国际都没有闹出大动静,而现在中国也要依法如此行事,却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C.已有迹象表明,今天晚上可能会发生抢劫的事情,高家是北门一带的首富,难免要首当其冲。
D.对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表示诚挚的谢意,也欢迎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
解析:“耳闻目睹”应为“耳濡目染”。“耳濡目染”强调经常听到、看到,并不知不觉受到深刻的影响。符合句子的意思。B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C首当其冲: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D一如既往:完全跟过去一样。
答案:A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夜郎国的历史大致起于战国,至西汉成帝河平年间,约300年,之后便神秘地消失了,从此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古之谜。
B.有些当官的,大会小会上,言之凿凿,信誓旦旦,却多是套话空话,没有多少老百姓听得入耳入心的家常话。
C.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同几代科研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D.明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70万,人们在叹为观止的同时,又不免为这些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一丝忧虑。
解析: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这里说的是人数多得令人吃惊。A千古之谜:千百年来未解开的谜团。B信誓旦旦:形容誓言诚恳的样子。C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陈平和李军是足球队的主力队员,他俩既是同乡又是同学,两小无猜,在赛场上配合得十分默契。
B.厘清当年“自查自纠”的来龙去脉,不仅对彻查林伟忠涉嫌严重违纪问题很有必要,而且对正在深入开展的“打虎拍蝇”,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C.张宁同学写文章很不认真,不但没有逻辑性,主题不够突出,而且常常字迹潦草,文不加点,让人没法阅读。
D.这辆车稍加修理还可以继续使用,可要放在那里长期不修不用,最后只能白白扔掉,那可真是不名一钱了。
解析:来龙去脉: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A两小无猜:指男女儿童幼时在一起相处而互不猜疑。C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D不名一钱:一个钱也没有。形容贫穷。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青藏高原环境恶劣,没有去过那里的人是无法想象的,大部分高海拔地区因高寒少雨,几乎是寸草不留。
B.他的演讲打动了全场观众,获得了一致好评,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词,感染力强。
C.公众期待的个性,是一种在改革问题上的勇气与担当。敢于创造创新,但不是盲目折腾;敢于顶着压力得罪人,但不是一意孤行。
D.运动会激化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同学们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相互鼓励,真是相敬如宾。
……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卷(三)
语言表达综合运用(一)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1.请对下面一句话进行扩写。要求:①语言准确、鲜明、生动;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80字。
母亲,您的微笑是我永远的追求。
答: 80字
答案:示例:小时候,依偎在你的怀抱,唱着你教的儿歌,看着你年轻的笑脸,我更加的欢乐;上学后,看到你捧着我的成绩单翻来覆去地看,你脸上洋溢的笑容是我学习的动力。母亲,您的微笑是我永远的追求。
2.请对下面一句话进行扩写。要求:①语言准确、鲜明、生动;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80字。
春天一直在我们身边。
答: 80字
答案:示例:严冬正盛,梅花咬破嘴唇顽强地用血迹点缀着皑皑的白雪,看到她,怎能不热血沸腾遍身温暖?寒雨霏霏,一把鲜艳的雨伞无声地在残疾老人头顶举起,老人的眼前怎么能说不是春光无限?
3.12月19日,沈阳网友陈鸿博在微博中晒出了温暖一幕,一位沈阳老人在被电动车撞倒后,对撞人者说:“孩子,我没事,我有医保,你赶紧上班去吧。”经记者核实,其实老人根本没有医保,当时只是为了给小伙子解围,才这么说的。
请想象老人让撞人小伙离开后围观者的表现,写一段文字,要求表现出围观者的不同个性,不少于80字。
答: 80字
答案:示例:一位大妈上前为大爷揩去了衣服上的脏迹,关心地问:“大哥,你真的没事吧?”一位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迅速地拿出手机,不失时机地拍摄着这难得的场景,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4.请根据以下词语的提示,写一段以“科学备考”为主题的校园公益广告词。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
规律 健康 蛮干 梦想
答: 80字
答案:示例:投入与收获并不一定成正比例关系,要想高效,就得有科学的方法。高效学习的人,是不会蛮干的:他们遵从规律,他们循序渐进,他们劳逸结合,他们填缺补差。科学备考,助你梦想成真!
5.请根据下面的广告设计,拟写一句广告词,对为人处世有所启示。不超过30字。
包拯的桌上摆着尚方宝剑和“终审主考官”的牌子,墙上有“面试”字样。先是杨国忠递上了自己的档案袋,可里面装的是一枚圆形公章,包拯皱了皱眉头,最终用红笔在材料袋上打了个大大的“×”号。接着是和珅递上了银行卡,赵高递上了豪宅产权证,白骨精花枝招展暗送秋波,包拯全都拒绝。最后轮到书生模样的海瑞,包拯高兴地在材料袋上打了个大大的“√”号。最终皇上从幕后出场,笑着说:“恭喜包爱卿,你通过了朕的考核!
答: 30字
答案:示例:人生处处是考场,考场时时验忠奸。
6.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下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
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顺利完成为期37天的南海海域科研试验和训练,1月1日上午返航靠泊青岛某军港。
辽宁舰自2013年11月26日从青岛某军港起航首次赴南海海域试验训练以来,连续作战,先后完成了100余项试验和训练课目,作战系统、动
……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卷(十六)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外国小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油 价 涨 了
[美]希区柯克
这是一个北风呼号、大雪纷飞的冬夜,屋子里只住着达克一个人,他是单身汉,这里又十分偏僻,没什么好消遣的,达克正坐在火炉前看杂志。
“咚咚咚”,有人敲门,十分急促,达克刚把门一开,一个“雪人”连同雪花一起被卷进了屋里。达克连忙插上门,回头一看,进来的那人穿着一件很厚的羽绒服,脚上穿的是雪地靴。他进来后在火炉前烤了好一会儿才说:“我叫莱可,我的汽车没油了,在8里外熄了火,需要油,我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这里,太太还在车里呢……而且我只需2加仑就够了……”
“你先别着急嘛!”达克不紧不慢地说,“我记起来了,我的卡车坏了后就把汽油抽了出来,或许可以卖一些给你。”莱可一听大喜,忙问:“那汽油要多少钱?”
达克盯着莱可的包,说:“今晚这样的天气认识您算咱俩有缘,就算50元一加仑吧!”
莱可一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多少? 50元一加仑?你这是在抢劫!”
达克平静地说:“现在油价涨了,再说,您想想,像这样的风雪天,人在外面很快就会冻死的,您的太太在车里肯定也快受不了啦……”
莱可实在没法,他开始数包里的钱,可钱包里只有60元,只够买一加仑,莱可愿把手表一起留下,但达克不答应给2加仑的油,他说:“我不需要您的手表,这样吧,您先把一加仑油拿回去,如果您太太带着钱,你们可以再来加油,要是没带钱,我这里可以为你们提供最便宜的食宿。”达克一边说着,一边接过了钱,走进里屋加油。一会儿,莱可便拿着仅装了一加仑油的罐子,快步走出屋门,消失在暴风雪中——他还得来,他必须从太太那儿拿了钱,再回来加一加仑的汽油!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嘀嘀”,门外响起了汽车声,达克上前开了门,只见莱可扶着他的太太海伦从车里走出来,她显然已被冻得快支撑不住了,他们进了屋,在炉子前依偎着坐下。
海伦对达克说:“我丈夫说了有关汽油的事,幸好我这里还有一点儿钱,我们还想买一加仑汽油。”
达克连连点头:“完全可以,不过现在油价又涨了,65元一加仑。”
“没问题,我们买了!”海伦说着,打开了随身带着的皮包,取出了一沓钱,朝着达克扔了过去:“这足够了吧!”
“够了够了……”达克弯腰去捡地上的钱,突然,他发现这些钱上面都标着香柏银行的字样,号码是连着的!他十分吃惊,但等他抬起头来,莱可的手枪已经顶到了他的额头,莱可的声音冷冰冰的:“我们的车里还有好多这样成捆的钱……”
……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卷(十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一)(中国小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刻碑名手
聂鑫森
范玉成是古城的刻碑名手,已是古稀之年了。
他长得高大魁梧,两只手掌伸开来,小蒲扇一样;指骨节很突出,只要轻轻一握,便咔吧吧一阵脆响,让人觉得那手非常有力气。
范玉成十四岁起拜师学艺,一生中刻过多少碑?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他从刻石社退休十多年了,可一直没闲着。儿子还在刻石社,一接下什么重要工程,总得请老爷子把把关。他也乐意,范家手艺代代传承,绝不能让世人说闲话。
儿子范致远也到知天命之年了。
他对父亲说:“邻市的望江楼重修一新,有块《重修望江楼记》碑要刻哩。”
范玉成显得特别高兴。他记得四十多年前,也就是1966年春节过后,他与一些同行应邀到望江楼公园刻一条诗碑长廊。一直刻到冬天,眼看就要完工了。有天傍晚,突然来了很多戴红袖章的学生和工人,把望江楼的门窗卸了,楼梯拆了,把里面的文物烧了,一座清乾隆时的楼阁刹那间被当做“四旧”毁掉了。他只能远远地看着,泪水纵横。第二天,那些刻好的诗碑,也被一一砸碎,并把他们这些刻碑人驱赶回了老家。他后来听说,在望江楼原址,竖起一座巨大的工农兵“造反有理”群雕像。再后来,雕塑拆了,改建成了一个大花坛。现在又在原址重建了望江楼。他渴望旧地重游,那楼可还是往日模样?
儿子说:“现在天太热,您暂时别去。等我在那里阅好了稿,选好了石,‘上墨’、‘过朱’、‘打样’后,准备刻碑了,您再来,一边指点我,一边看看风景,好吗?”
范玉成答应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范玉成在心里计算着:儿子该阅稿了,那文章是谁撰写的呢?又是哪个书法家书写的墨本呢?选什么石头,汉白玉石还是大理石?选好石,先要用砂石打磨平整,再用细刀砖磨光,直至腻滑方可。接下来儿子该“上墨”了:用磨浓研匀的上等墨汁刷在石上;墨汁干后,再用烙铁烫上白蜡,薄薄地在墨上覆盖一层。下一道工序是“过朱”:把透明拷版纸覆在墨本上,双钩临描,然后再用银朱做红线双钩。待做完这些,就该“打样”了:把“过朱”的双钩拷版纸,平铺在上过蜡的碑石上,用木榔头垫着羊毛毡,敲击钩本字样,让双钩红线清晰地印下去。
范玉成赶到邻市找到儿子,儿子正好完成了“打样”。
“爹,我正准备打电话哩。”
“爹知道你的功夫,该用多少时间,我心里有数。”
儿子笑了:“知子莫若父啊。”
范玉成开始阅稿,文章是本市华市长撰写的,情文并茂;墨本是请北京一位老书法家书写的,那老书法家写好寄来后因心肌梗塞竟鹤归道山了。字真好,行书,有《兰亭序》帖的味道。
再看文章,范玉成头上冒出了一层热汗,文中说望江楼毁于1967年春,这就失实了,分明是1966年冬!听说市长还年轻,又不是本地人,恐怕没细细考察,就作了结论。
范玉成说:“这碑暂不能下刀,一定要改过来。”
……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卷(四)
语言表达综合运用(二)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正确使用修辞手法)
1.请选择下面的语句填入下面横线处。
月光疏朗,① ,冬夜温情的冷。灰蒙蒙远处几点灯火。偶尔的犬吠印在急促的脚步里。风过宛如心灵瞬间的战栗,② 。不要问为什么,③ ,此起彼伏。风轻,云淡。④ ,种子在梦里推敲春天。
时光如轻酣 树影斑驳 温煦的雪被下 银针在坠落
答案:①树影斑驳 ②银针在坠落 ③时光如轻酣 ④温煦的雪被下
2.阅读下面描写“麦粒”的短诗,另选一个事物,运用拟人的修辞,写出一定的理趣。要求结构与示例相同。
青青的麦子,宁肯被镰刀割断,也不肯低垂头颅;哪怕粉身碎骨,仍然保持本色;最是流落的泪珠,一颗一颗铺满金黄的麦场。
答:
答案:示例:绵延的野草,宁肯被野火烧掉,也不肯放弃泥土;哪怕身首异处,仍旧执着一念;最是惹人的嫩芽,一瓣一瓣绣满春天的衣襟。
3.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或场景,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纷纷扬扬的柳絮宛若洁白的雪花洒落下来,惬意温馨;
几株瘦弱的丁香在太阳的鼓励下绽开笑颜,悠然自得;
温润的清风唤醒埋藏在青草骨髓里的清香,沁人心脾。
答:
答案:示例:一望无际的湖面恰如少妇的裙裾延展开去,温润如玉;
几簇娇羞的莲花在蜻蜓的期盼下笑出声音,自然清新;
豪放的阳光挑逗着躺在荷叶上晶莹的露珠,熠熠生辉。
4.请根据上下文,从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选择相应语句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只填字母)
再看一看周围忙忙碌碌的身影,① ,其后或许是内心的沧桑,他们应该有着和我同样的寂寞,只是② ,我们都来不及言说。明白这些,我们的心情才会释然。让我从自己的小房间中走出,让辽阔的地平线映入眼帘而非只盯着脚下的方寸之地,让心灵的触角深入更广的空间,从读他人的故事或同他人的交流中找到同病相怜的安慰,③ ,共鸣的愉悦, ④ 。
A.时间太短空间太挤
B.知遇的惊喜
C.惺惺相惜的感动
D.风尘仆仆的表象
答案:①D ②A ③C ④B
5.阅读方文山《茶汤》歌词片段,按要求作答。
山岚像茶杯上的云烟,颜色越来越浅,你越走越远,有好多的话,还来不及兑现,你就不见。
我身后窗外那片梯田,像一段段从前,我站在茶园,抬头望着天,想象你会在山的那一边。
(1)将“我站在茶园,抬头望着天,想象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