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7小题,约8090字。

  秘密★启用前
  2015年重庆一中高2016级高二下期半期考试
  语 文 试 题 卷 2015.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8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45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留侯论
  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微:隐约
  B.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特:只、只是
  C.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折:指责
  D.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称:符合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B.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C.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                 宗庙之事,如会同
  D.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3、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一生可写可论者甚多,作者只选取“圯上受书”和“辅佐高祖”两点,表现了作者选材时紧扣题旨,注重事例的相关性与典型性。
  B.太史公司马迁认为张良应是形貌魁梧奇伟的大丈夫而不应如妇人女子,苏轼不同意他的看法,认为张良正是因为相貌若妇人女子才有远大之志。
  C.文章中郑伯肉袒牵羊、勾践臣妾于吴等素材的使用,既增强了文章说理的力度,又使文章富于形象性。
  D.本文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从“忍”与“不忍”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并通过列举事例指出了“忍”与“不忍”的两种不同的结局。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6题,每小题3分。
  毛稚黄作《毛太保传》,言文龙以万历四年某月十四日,生于钱塘松盛里。美须眉,目炯炯如电。为人落拓,不治生产,好谈兵。尝与人群饮酒楼,酒酣拍案曰:“不封侯,不罢休。”众皆笑之。
  年三十,走燕中,不遇,又走辽左。辽帅收之幕下,授海州军官,渐至都司。后以王化贞荐,授空札数百道,得便宜行事。时天启元年也。公于是率麾下百九十七人,东据皮岛。皮岛者,故朝鲜地,四面皆山,陡绝,惟西面一隅可通舟楫。公得之,金、复、海、盖诸州皆震。朝廷遂以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