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7690字,答案扫描。

  山东省潍坊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5.5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I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发生契(qiè)合,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自诩(xǔ),那些落魄荒野的书生和待价而估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fèn)围中,封建士大夫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  甲  (习气/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  乙   (范畴/范围)的,恐怕要算《礼记》了。到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一批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为逃避现实,遁隐竹林,借竹之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  丙  (振动/震动)。可以说,敬竹崇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山青水秀的江南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wǎng)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_______________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契(qiè)合    待价而估    B.自诩(xǔ)    意气消沉
  C.氛(fèn)围    始作俑者    D.迷惘(wǎng)    山青水秀
  2.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习气    范畴    振动    B.习气    范围    震动
  C.风气    范畴    震动    D.风气    范围    振动
  3.依次填入原文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  ②一时间,闻好竹即远涉造访者有之  ③戴凯之的《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诞生的  ④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赞竹赋竹,蔚然成风  ⑤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  ⑥王徽之甚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
  A.④②⑤①⑥③    B.②⑤①⑥④③
  C.②①⑤⑥③④    D.④③②⑤①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真正给人精神以洗礼的,不是快餐式的心灵鸡汤,而是深邃如夜空的经典名著;不是浮光掠影的快速阅读,而是对经典的慢读细品。
  B.美国著名的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也许没有想到,他的子女竟因为遗产分配问题闹得不可开交,最终诉诸法律,分庭抗礼。
  C.报告会上,模范共产党员吴亚琴的一段段朴实的话语、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回肠荡气,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D.很多科技发明看似信手拈来,运气与灵气占了大半,其实都是发明者潜心钻研、反复试验才完成的,是韬光养晦的结果。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我们要围绕建设“纯美田园小镇”为目标,坚持“高效、生态、绿色”的发展方向,打造自己的农业品牌,力求把农业资源扩展为旅游资源。
  B.近日,我国一唐姓医生在美国旅游时,抢救了一位心跳骤停的当地妇女,此事在网上传播后,一天内被网友点赞四万多次,被称为“中国好游客”。
  C.能够保护购销双方权益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独创了担保式的电子支付模式,突破了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创造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奇迹。   
  D.今年四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主持人敬一丹在与中国传媒大学学生交流时透露,退休后,将帮助女儿投身公益事业,做支教志愿者。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生命的态度
  朱良志
  朱光潜先生在谈到审美态度时,曾以古松作比喻,说人们对待古松有三种态度:古松是什么样的松树,有多少年份了,这属于科学的态度;古松有什么样的用处,这是功利的态度;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古松,发现古松是一种美的形式,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是审美的态度。在审美态度中,古松本身并不具有意义,其意义在于隐喻或表现人的某种情感,是浸染着人的情感倾向的物象,成了表现人的感情的意象或者形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