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31道题,约11460个字。

  青神县2015年中考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相应位置。
  3.第Ⅰ卷答题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内,在试题卷答题无效。
  A卷(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
  一、语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窥伺(cì)擎(qíng)天撼地氛(fèn)围恃(shì)才放旷
  B.砭(biān)骨叱咤(zhà)风云  吮(shǔn)吸 惟妙惟肖(xiào)
  C.亘古(gèng)一抔(póu)黄土埋(mái)怨深恶(wù)痛疾
  D.字帖(tiē )气息奄奄(yǎn)抽噎(yì )味同嚼(jiáo)蜡
  2.下面各组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A.陨落不屑置辩文绉绉轻飞曼舞
  B.蓬蒿一拍既合埃博拉张惶失措
  C.慰籍怡笑大方正能量反腐倡廉
  D.旁骛藏污纳诟天燃气黯然失色
  3.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进行旅游开发论证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到一千年以前。
  ②盲孩子的心情好极了,因为他今天看见了萤火虫的光,那光模模糊糊,小得像小米粒儿,毕竟是他亲眼看到的啊!
  ③在第十三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中,选手们在60秒即兴作答环节中,选手们是,不时赢得现场观众的满堂彩。
  A. 追述即使……也妙语连珠B. 追溯虽然……但妙语连珠
  C. 追述即使……也妙手偶得D. 追溯虽然……但妙手偶得
  4.下列各句,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协调航空公司全力撤离游客,并设中方人员临时避难。同时,各大航空公司人员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全力保障中国游客。
  B. 经过数据下传和地面数据处理,使标有五星红旗的着陆器和月球车的照片成功传回地面。
  C. 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
  D.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发达国家和最大发展中国家,两国关系需要稳定。
  5.下面这段文字的恰当顺序是
  ①数字阅读的最大问题是注意力极易分散。
  ②许多人上网之初也许是为了读一条感兴趣的新闻,但几十分钟后却发现自己在购物网站上寻找最新产品。
  ③阅读是一项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行为。
  ④由于网络内容大部分是多媒体,既有文字、图片,也有音频、视频,而这些内容大都是以超链接的形式排列的,一旦点开新的链接,就意味着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阅读领域。
  ⑤“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这句话可谓网络阅读的最好描述。
  A.⑤①②③④   B. ⑤③②④①C.③①⑤②④ D.③①④②⑤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海底两万里》中的“我”在海底散步时看到了灿烂的美景,并把心中的新奇感觉用一种约定的记号告诉了康塞尔。
  B.鲁提辖在酒楼与李忠、史进一起喝酒,无意中得知郑屠强骗金翠莲,于是路见不平,出手相助,结果三拳打死了郑屠。鲁提辖因此被官府抓走。
  C.保尔在车站食堂当过杂工,在发电厂当过伙夫,他后来参加了红军,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
  D.在《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当了“羚羊号”船长,第三次外出航海,他的部下共谋不轨,把他长期禁闭在舱里,后来又把他抛弃在了小人国。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下列各句的停顿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B.巴东三峡/巫峡长
  C. 自/三峡七百里中D. 每至/ 晴初霜旦。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有时朝发白帝朝晖夕阴B. 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
  C. 哀转久绝绝巘多生怪柏D. 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
  9.下面句子中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依次写出了夏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
  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让人自然想到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作者写景,采用大笔点染的手法,如第三段写春冬之景,用“素”“绿”“清”“影”这几个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