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7小题,约12810字。

  2015年“四地六校”高三围题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不吾知其亦已兮,              。(屈原《离骚》)
  (2)             ,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李密《陈情表》)
  (3)                 。似诉平生不得志。(白居易《琵琶行》)
  (4)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6)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戴震,字东原,休宁人。读书好深湛之思,少时塾师授以说文,三年尽得其节目。年十六七,研精注疏,实事求是,不主一家。从婺源江永游,震出所学质之永,永为之骇叹。永精礼经及推步、钟律、音声、文字之学,惟震能得其全。
  性特介,家屡空,而学日进。北方学者如献县纪昀、大兴朱筠,南方学者如嘉定钱大昕、王鸣盛,馀姚卢文弨,青浦王昶,皆折节与交。
  乾隆二十七年,举乡试,三十八年,诏开四库馆,徵海内淹贯之士司编校之职,总裁荐震充纂修。四十年,特命与会试中式者同赴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改翰林院庶吉士。震以文学受知,出入著作之庭。馆中有奇文疑义,辄就咨访。震亦思勤修其职,晨夕披检,无间寒暑。经进图籍,论次精审。所校大戴礼记、水经注尤精核。又於永乐大典内得九章、五曹算经七种,皆王锡阐、梅文鼎所未见。震正譌补脱以进,得旨刊行。四十二年,卒於官,年五十有五。
  震之学,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寻义理。谓:“义理不可空凭胸臆,必求之於古经。求之古经而遗文垂绝,今古悬隔,必求之古训。古训明则古经明,古经明则贤人圣人之义理明,而我心之同然者,乃因之而明。义理非他,存乎典章制度者也。彼歧古训、义理而二之,是古训非以明义理也。”
  震为学大约有三:曰小学,曰测算,曰典章制度。震卒后,其小学,则高邮王念孙、金坛段玉裁传之;测算之学,曲阜孔广森传之;典章制度之学,则兴化任大椿传之:皆其弟子也。后十余年,高宗以震所校水经注问南书房诸臣曰:“戴震尚在否?”对曰:“已死。”上惋惜久之。
  (选自《清史稿•儒林传》,有删改)
  先生是年(震十岁)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节选每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震出所学质之永              质:问
  B.征海内淹贯之士司编校之职    司:掌管
  C.皆折节与交                  折节:降低身份
  D.就傅读书,过目成诵          就:完成
  3.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体现“震以文学受知”的一组是(3分)
  ①总裁荐震充纂修②晨夕披检,无间寒暑③所校大戴礼记、水经注尤精核。④馆中有奇文疑义,辄就咨访。⑤出入著作之庭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戴震少时聪明乐学。读书过目能背,日背数千言都不肯停下来。在私塾学习《说文》,三年便掌握了全部内容。
  B.戴震读书深思精研。他既注重研究各种注疏文字,讲究实事求是,又敢于质疑前辈大家,且不囿于一家之说。
  C.戴震才学颇受赏识。南北学者都愿与他交往,四库全书总裁荐他为编修,皇上特命他赴殿试,赐同进士出身。
  D.戴震为学颇有建树。他承继了江永的所有学说,在小学、测算、典章制度方面有突出成就,强调义理的重要。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彼歧古训、义理而二之,是古训非以明义理也。(3分)
  (2)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衰 荷
  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题败荷
  王翰
  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
  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1)两首诗都写“残荷”,但在表现“残”这一特点上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2分)
  答: 
  (2)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2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曹操为了离间马超、韩遂,就采用贾诩的“抹书”之计——曹操写一封信给韩遂,将信中“紧要处”用笔涂抹改易,然后派人送信时故意让马超知道,马超一定会索要书信去看,信中的那些涂抹必然引起马超的猜疑,二人会反目成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