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60字。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儿
三维目标:
1、回归文本,学会从文本提取关键信息。
2、品味文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引导学生反思历史,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回归文本,学会从文本提取关键信息。
二、教学难点:品味文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方法:
三步一练法
第一步:预习案(20分钟)
操作步骤:
(1)学生自主完成预习案
(2)学生展示预习案成果
一、字音检查
毛骨悚然( ) 和煦( ) 废墟( )
不寒而栗( ) 踉跄( ) 祈祷( )
呆 滞( ) 窒息( ) 雏菊( )
二、填空题
1、新闻是一种 _________文体,新闻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2、新闻的特点: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三、知其人论其世
罗森塔尔,_______著名__________,1944年进入《纽约时报》工作,1958年在《纽约时报》发表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并于1960年凭借这篇新闻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奖------____________。
四、根据文本关键信息,整体感知
1、 导入: 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这里是奥斯维辛。
过渡:下面我们来看看被称为杀人工厂的奥斯维辛究竟是一幅怎样的摸样。(p p t图片展示)
(1)刚才这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以及沉痛的音乐,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段可怕的岁月,此时,同学们对奥斯维辛有什么印象呢? (自由发言)
教师点拨:可怕、惨绝人寰、恐怖
(2)作者有没有直接写集中营是如何残害“犯人”的?你是怎样体会到它的可怕的呢?
教师点拨:没有 作者(第二段)和参观者的感受表现出来的
(3)参观者在集中营里看见了哪些东西?他们在看见这些东西时有什么反应?(从文章找依据)
教师点拨:
(1)开始时——“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2)看见毒气室时——“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
(3)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死囚牢房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4)看到狭小的女牢房时——“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5)看见试验室时——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