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7380字。答案扫描。
山东省省实验中学2012级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2015.06
说明:试题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为第1页至第5页,第II卷为第5页至第8页。试题答案请用2B铅笔或0.5mm签字笔填涂到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书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共3 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 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卜一3题。
苏东坡得以吃上新鲜荔枝,是在其晚年被贬谪到当时的烟瘴之地惠州的时候。在那里,他为荔枝的甘醇所征服,写下了那首脍灸人口的《惠州一绝》。有了荔枝可以大块朵颐,东坡居士竟然顾不得岭南的酷热难耐,也不理会贬谪的颠沛落泊,心甘情愿呆在广东不走了。但他痛感于百姓疾苦,曾就上贡荔枝写诗说“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甲 苍天不要有荔枝这种佳果以免让百姓怨声载道。
我国幅员广阔,川、粤、闽、桂等省都盛产荔枝。各省 乙 ,努力发展本地区的特有荔枝品种。如今每年六月,荔枝飘香。一串串果实红彤彤、沉甸甸,压弯了枝头,惹人喜爱。摘下一一颗,剥开龟裂的外壳,露出晶莹剔透的果肉,令人垂涎欲滴。除了给人以味觉享受,成熟的荔枝点缀在翠绿的枝叶之间,格外诱人。绿叶云舒,朱食星映,说的是初熟之际,稀疏点缀的微妙;灼灼若朝霞之映日,离离如繁星之丽天,说的是全树果实累累的胜景。“香连翠叶真堪画,口口口口口口口”,荔枝 丙 以其味美, 丁 以其可爱的外貌赢得人们的青睐。
【注】疮痏:疮疡,伤痕,引中为祸害。
1.文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烟瘴( zhàng) 贬谪 大块朵颐 B.剔透(tì) 幅员 怨声载道(zài)
C.龟裂(jūn) 胜景 脍炙人口 D.落泊(bò) 垂涎 果实累累(1éi)
2.在文中方格处填人下列诗句,恰当的一项是
A.玉雪肌肤罩绛纱 B.露浓冰厚更芳馨
C.红透青笼实可怜 D.可怜生处是天涯
3.在文中甲乙丙丁处依次填人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祈求 因利乘便 不是 而是 B.祈求 因地制宜 不仅 更
C.乞求 因势利导 不是 而是 D.乞求 因时制宜 不仅 更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试行)》中规定,20 1 5年1月1日起,将取消奥赛、体育特长等5项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只保留“烈士子女”等5类加分项目。
B.中国外交有三个颠扑不破的原则:一是不当头,二是不干涉别国内政,三是处理国际问题时没有自己的私利,这三个原则无疑为我国韬光养晦、用好战略机遇期争取了时间。
C.李克强部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继续推进地震火区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重建工作,让灾区人民早日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D.从这幅图画上,我们看到的是一张痛苦扭曲的脸,那落满泥十、抖动的肩膀、沾满泥土的双脚、完全僵直的胳膊更是令人过目难忘。
5.一卜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鉴于数字图书的发展及互联在线教育的持续火爆,使得智能教育泡沫进一步扩人,引起了教育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B.2015年起,所有试点高校白主招生考核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笔试考试不得超过两门,考核过程全程录像,以防避免作弊。
C.《北京晨报》消息称,社科院文学研究员李建军,在接受采访时说《平凡的世界》一书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写作已经哀落,对此我们深表惋惜。
D.政法战线的同志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①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这是一个在今天经常争论不休的问题。
②一切文明,无论中国的还是西方的,非洲的还是美洲的,都积累了与“外部环境”打交道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有些表现为技术,有些表现为知识,这些知识通常就是博物学。博物学这个名字来自西方,代表的是与自然哲学不同的知识类型。这种知识类型注重对具体事物的具体探究,而不是研究事物的一般本质,着眼于采集、命名、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