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3000字。
姓名:舒红杰  单位:甘肃省张掖四中

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专题复习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文言词义推断九法:
  1, 根据文意推断词义
  在古文中往往可以从上下文的词义中推断某词的意义。《六国论》:“小则获邑,大则得城。”“邑”颇为费解,但从下文“城”可推知“邑”为小城。
  2, 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
  (1)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2)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促织》)
  例(1)“目”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理解为“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例(2)“高”后带宾语,可见“高”是动词,联系原文,可推断为“抬高”。
  3, 根据字形推断词义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与字义之间,大都有密切的联系。汉字中形声字占90%以上。形声字的“义符”给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樯橹灰飞烟灭”,“橹”是常见字,是木制的船具,“樯”是冷字,但“樯”从木,与“橹”联合成词,可知“樯”也是木制的船具,联系本句,便可以局部代整体推出“樯橹”是战船。
  4, 根据通假字推断词义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这句中的“惠”本义为仁爱,在这里显然是讲不通的,可借助于音的联系来推断其通假,“惠”通“慧”,豁然贯通。
  5, 用今双音词推断古单音词义
  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数,现代汉语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居多数。古代单音词一般都保留在今天的双音词中,我们可用今双音词去推断和掌握文言单音词的意义。如“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中的“修”,可用现代汉语“修建、修造、修饰”去推断,就不难从比较中找出经的确切解释是“修造”。
  6, 根据词语结构推断词义
  汉语的构词是有规律可循的,据其法则推断词义,往往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六国论》“存亡之理”中“存”与“亡”反义并列,是“生存”之义。《察今》“悖乱不可以持国”中“悖乱”是同义并列,可知“悖”即“乱”的意义。
  7, 根据修辞推断词义
  古人行文,往往采用一些字数相同(或大体相同)、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各句在相对妄尘而拜 位置上,使用同义、反义、或意思相关的词,其中有些是修辞上所说的排比、对偶,对这类句子,就可利用上下句与之对应的词的意义来帮助判断。如“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高”“下”,“长”“沉”义相反,“长”为“高”义,“沉”应为“深”义,不应解为“沉没”。
  8, 通过归纳推断词义
  (1)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
  (2) 往往而死者相籍也。(《捕蛇者说》)
  (3) 卒中人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例子中的“往往”均表空间概念,显然与时间的“时常”义不同,可抽象出共同义“到处、处处”。以大量的语言现象为依据,通过分析而概括出的词义,是可靠的。
  9, 通过比较推断词义
  (1) 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
  (2) 孔子师苌弘师襄老聃(《师说》)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庖”“师”指术业,“丁”“襄”是人名,“庖丁”解为“厨师”不如解为“名为丁的厨师”准确。
 
附:2006年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实词表
1贱①物价低:食贱则农贫(《商君书外内》)②卑贱,地位低:其辱人贱行(五) 贫贱有此女(孔)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③谦词:贱妾留空房(孔)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触)
2圣①最崇高的:圣人之所以为圣(师)②封建时代美化皇帝的说法: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滕)
3愚①愚昧、愚蠢:愚益愚(师)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
②谦词(自称):愚谓大计不如迎之(赤)
4足①脚:非利足也(劝)②足够,充足: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③值得,够得上:竖子不足与谋(鸿)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5攻①进攻:转而攻秦(过)②学习:研究:术业有专攻(师)
6经①经典: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②经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阿)③经过: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归)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登)
7劝①勉励、鼓励:劝学(劝) 果行,国人皆劝(勾)②劝说: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逍)
8学 学习:学不可以已(劝)
9中①内、里:座中泣下谁最多。(琵)②不高不下:中述汤武(屈)  才能不及中人(过)
③合乎:木直中绳(劝) 隐中胸怀(促)④正对上,正着目标: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
10疾①病: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五)②痛恨:君子疾夫舍曰……(论)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屈)③急速:鸟起马惊,疾逸道左(柳)④加强:声非加疾也(劝)⑤痛: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孟)
11致①达到:而致千里(劝) 致万乘之势(过)②招致:以致天下之士(过)
12假①借:人多以书假余(送)②借助,凭借:假舆马者(劝)③宽容:愿大王少假借之(荆)④给:汉人未可假大兵权(谭)⑤假期:十旬休假,胜友如云(滕)
13绝①断,断绝: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归)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②极:佛印绝类弥勒(核)③横渡:而绝江河(劝)④绝对: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促)
14兴①起来,兴起:风雨兴焉(劝)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②发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齐)大兴师伐秦(屈)③兴致: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滕)
15功①成绩,功效:功在不舍(劝)②功劳:劳苦而功高如此(鸿)③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
16强①有力:筋骨之强(劝)②强盛:强国请服(过)③勉强: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促)
17用①运用、使用: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过)②资财: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训)③因为(介词):用心一也(劝)④作用、用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