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道小题,约11600字。

  门头沟区2014~2015学年度初三二模试卷
  语 文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12页,四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第Ⅰ卷共三道大题,23道小题;第Ⅱ卷为作文。
  3.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签字笔、圆珠笔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
  第Ⅰ卷  ( 共70分)
  一、 基础•运用(共24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题。(共14分)
  中国名山首推五岳。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以象征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闻天下。五岳中的“岳”,意为高峻的山。中国古代认为高山“峻极于天”,把位于中原地区的东、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为“五岳”。自古有“五岳归来不看山”的说法。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开始在五岳修建佛寺、道观,进行宗教活动,每个“岳”均尊奉一位“岳神”(或称“大帝”、“神君”等)作为掌管该岳的最高神祇。这几座山上的天然风景亦逐渐被开发出来,供朝山信徒游览。于是,五岳又成为中国以山岳自然景观之美而兼具佛、道人文景观之胜的风景名胜区。唐宋以前,五岳大抵是佛、道共尊,寺、观并存。宋以后,佛教和道教各自依靠政治背景和社会势力彼此展开争夺。到明清时期,南岳、北岳和中岳仍保持着佛、道共尊的局面,东岳和西岳则以道教势力为主,成为中国道教的中心。泰山和嵩山更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同时它们也成为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五岳不愧为天下名山。论景观,五岳又各具特色:泰山   、衡山   、华山   ,恒山   ,嵩山   。东岳泰山wēi é陡峻,气势磅礴,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叹。而唐代诗人杜甫则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壮语。南岳衡山地临湘水之滨,林木苍郁,景色幽美,享有“五岳独秀”的美名。西岳华山,险居五岳之首,有“自古华山一条路”的说法,登临犹比上天难,不吃豹子胆,只能望峰叹。北岳恒山则山势陡峭,沟谷深邃,交通不便。偏是深山藏宝,“悬空寺”便隐匿其中。中岳嵩山雄险有之,奇秀有之,似乎突出在一个“奥”字上:在中岳嵩山留下了覆盖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科技全方位博奥精深的“天地之中”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   、   ”三教huì cuì,“天、地、人”竞相生辉,“山、寺、貌”互补争艳。“五岳”被誉为中国的“五大奇观”。
  1. 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两处拼音依次所填词语正确的是(   )(2分)
  A. 封禅chán    磅礴pānɡ    威峨     汇粹     
  B. 封禅shàn    磅礴pánɡ    巍峨     荟萃
  C. 封禅shàn    磅礴pánɡ    威峨     汇粹   
  D. 封禅chán    磅礴pánɡ    巍峨     荟萃
  2.下面对文段中四个斜体加粗的汉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岳:会意字。从山,从丘。本义:高大的山。
  B.景:形声字。从日,京声;上形下声。本义:日光。
  C.峻:形声字。从山,雋( jùn)声。本义:高而陡峭。
  D.众:象形字。“众”从三人。“三”表示众多。本义:众人、大家。
  3.下面对文段中划线词语中加点字查字典的知识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名闻天下中的“闻”字,部首查字法应查“耳”部,然后查3画;音序查“V”。
  B.巡猎中的“巡”字,部首查字法“辶”后查3画;音序查“X”。
  C.祭祀中的“祭”字,部首查字法应查“示”部,然后查6画,音序查“J”。
  D.深邃中的“邃”字,部首查字法应查“辶”,然后查14画,音序查“S”。
  4.结合文段中的描写,在文段的五个“    ”处依次填入的五个字分别是(   )(2分)
  A.险 雄 奇 奥 秀    B.雄 险 秀 奥 奇  
  C.雄 秀 险 奇 奥    D.险 秀 雄 奥 奇
  5.合字联显示了对联艺术的独特构思,如“春来日下水中立”,“春”字的“日”换为“水”,即五岳中“泰山”的“泰”字。若以此为上联,其下联仍须与五岳名称中的一字有关,则下列选项中既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又与之构思相吻合的一联是(    )(2分)                 
  上联:春来日下水中立   下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