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50个字。
七年级第二学期下册第四单元
《七彩童年,与艺苑相约》说课稿
哈拉道口学区中学于洪敏
我今天说课的主题是“七彩童年,与艺苑相约”教学内容是是《社戏》《竹影》《冰的画》“社戏”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竹影”是自读课文,“冰的画”是从语文主题丛书中选的文章,下面我陈述我的教学设计与设计理念。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及教学目标的设定。
《社戏》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文章。此教学设计以《社戏》为引领文,带读《竹影》《冰的画》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定位在“文化生活”上,《社戏》中的乡村戏剧,《竹影》中的绘画艺术,《冰的画》想象中的艺术。除了艺术外,还反映了孩子们天真可爱,充满童真童趣的精彩童年。这体现了语文同社会文化生活的密切联系。文化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语文除了是交际和学习的最重要的工具之外,还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学除了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工具外,还有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人类文化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对文化生活、对文学艺术的广泛兴趣和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普遍的目标内容之一。课文《社戏》以“社戏”这一江南水乡文化活动为线索,表现了“我”的一段童年生活经历。课文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竹影》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冰的画》因为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我们的梦才飞的很远很远。教学思路是学习《社戏》,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学习本文的景物描写手法,并体会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的美好回忆。比较阅读《竹影》和《冰的画》,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课文中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并注意启发学生对艺术想象和创造的认识和体验。
新课标突出了学生的心灵品悟和个性解读。这样的课文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多年来这篇课文一直就是精读课文,目的就是激发学生胸中的热爱生活的情趣,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碰撞将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这篇课文在这一学段这一单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阅读和写作的要求,将本课教学目标拟订如下:
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领会小说景物描写的特色, 能从多角度品析景物描写的语段,体会本文的语言美。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课文中的童真童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