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32道题,约7150个字。

  辽宁省营口市2015年中考四模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阔绰(chuò)解剖(pāo)狡黠(xiá)拈轻怕重(niān)
  B.干涸(hé)休憩(qì)倔强(juè)莘莘学子(shēn)
  C.祈祷(qí)脊梁(jǐ)哽咽(yè)忧心忡忡(chóng)
  D.提防(dī)剽悍(piāo)媲美(pì)相濡以沫(rú)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咫尺沉湎悲怆浮想联篇
  B.急燥惘然狭隘因地治宜
  C.谄媚驻足挑衅锋芒毕露
  D.皲裂伫立破绽各行其事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山环水绕的重庆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古有巴蔓子,近有卢作孚,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B.理想,有时候它像那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而不可即,折磨着你的心;但更多的时候,
  它能激发你昂扬的斗志。
  C.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
  师”,他们应受到尊重。
  D.懵懵懂懂的孩子在成长中,会跌跤,会犯错,请善待孩子吧,别对他们吹毛求疵。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读书不能一味贪多,要抓住有价值的文章和著作不松手,把它读熟,读透,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这样它才会化作你生命__  _的基础.    ②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设置的综合素质考查,__  _只有一分,但意义却很重大,参赛选手在复习备考时_  __不应掉以轻心.    ③在这件事上,我们一定要遵守我们的_  __,不能出尔反尔.  A.坚实纵然/固然允诺B.坚实虽然/当然承诺C.坚固纵然/当然承诺D.坚固虽然/固然允诺
  5.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2分)
  ①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也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③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④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运用自然科学。”⑤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采越密切了。
  A.④③①⑤②B.②④③⑤①C.④②③⑤①D.①②④③⑤
  6.下列一段话中的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下来。(2分)
  ①劣势是客观存在的,不但有时也是一潜能和优势。充分利用你的智慧,②努力地采用这种潜能和优势,“土坷垃”就会变成“金疙瘩”。就如一位哲人说的那样:“生活中最重要的—件事是学会从你的劣势里获利”。
  ① 句改为:
  ② 句改为:
  7.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2分)
  和谐,是清晨的阳光,是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和谐,是给无助的人以扶持,是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和谐是雪中炭,和谐是锦上花,善举义施每天都在发生,爱心的暖流正推动着和谐社会的进展……
  8.名著阅读。(4分)
  (1)他憋了好久的怒火,再也按捺不住,终于爆发了。他总是这样,一发起火来,动作就异常迅猛。“怎么,你们这帮坏蛋、奸商,竟敢欺负人?”他像蹬着弹簧,两手一撑就蹿到中铺上,挥起拳头,朝莫季卡那副蛮横无耻的脸上猛力打去。“你们这帮混蛋,统统给我滚下去。不然的话,我就要你们的狗命!”他用手枪指着上铺那四个人的鼻子,怒冲冲地吼着。这样一来,局面完全改变了。
  这段文字选自名著《》,文中的“他”是。(2分)
  (2)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等情节,刻画了诸葛亮深谋远虑、博学多才的儒将形象,他因此成为读书喜爱的智者化身。
  B.《水浒》成功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等,小说还讲述了大闹野猪林、智取生辰纲、拳打镇关西等脍炙人口的名篇。
  C.《童年》的阿廖沙在慈祥的外祖母,乐观的小次冈,和正直的格里戈里等人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和充满爱心的人。
  D. 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冰心写出了“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首明白晓畅、晶莹明丽的哲理短诗,赞扬了母爱的伟大。
  9.古诗文默写填空。(12分)
  (1)自经丧乱少睡眠,。
  (2)日暮乡关何处是,。
  (3),不求闻达于诸侯。
  (4),壮士十年归。
  (5)潮平两岸阔,。
  (6),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7)山水之乐,。
  (8)四面竹树环合,,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是:,。
  (10)古代文人墨客常借“酒”抒情言志,“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借“酒”振奋精神,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乐观。“,”
  (《游山西村》)借“酒”写农家好客的习俗,赞美了农民的淳朴热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