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19道题,约6530个字。

  福建省福州市201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十一)
  Xiaoyuer7676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4)小题。(7分)
  身处喧闹的城市,我们常常会向往静(mì)的自然。走进自然,让粼粼水波洗濯思想的污秽,让啾啾鸟鸣平息内心的浮(zào)……让我们沉醉于这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之中。
  (1)给加点的宇注音。(2分)
  洗濯(        )           污秽(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静(mì)                浮(zào)                 
  (3)“擞”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2分)
  (4)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旷”字主要收录的义项有,①空而宽阔;②心境开阔;③耽误,荒废。上面文段中“心旷神怡”的“旷”字的意思,当选。(填序号)(1分)
  2. 下列成语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不足为道/心满意足B.不求甚解/浑身解数
  C.深恶痛绝/无恶不作D.死而后已/壮心不已
  3. 下列各项关于古诗词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3分)
  A.《观沧海》中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出诗人博大的胸怀。
  B.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一诗巧妙地把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与个人情思融合在一起,抒发了诗人漂泊无依的孤独感相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限伤心。
  C.《赤壁》借周瑜和诸葛亮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D.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的上片中用一个“异”宇统领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4.古诗文默写。(12分)
  (1)山回路转不见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
  (3)但愿人长久,。(苏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求之不得,。(《蒹葭》)
  (5)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大道之行也》)
  (6)                            ,日暮聊为《梁甫吟》。(杜甫《登楼》)
  (7)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8)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9)《岳阳楼记》中表明作者忧国忧民情怀的句子是:,。
  (10)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道出诗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名句是:,
  。
  5.名著阅读。(8分)
  (1)依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写出人物或动物的名宇。(2分)
  ①它是慧骃国的被统治者,贪婪、野蛮、凶残的非理性人形动物。它丑陋龌龊、好吃懒做、贪得无厌。它是。
  ②他,英姿讽爽,眉目如画,是梁山第一美将军,他原是清风寨副知寨,使得一杆长枪,箭法高超,有百步穿杨的功夫。他是。
  (2)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6分)
  ①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轻轻的把他压住。
  以上文段横线处应填的山名是,“大圣”被压在这座山下的原因是:
  。(3分)
  ②她们把我们拉开了,我只听见她们说:“哎呀!哎呀!这么大的气出在约翰少爷身上!”“谁见过那么火冒三丈的!”随后里德太太补充说:“带她到红房子里去,关起来。”于是马上就有两双手按住了我,把我推上楼去。
  “我”被关进红房子的起因是:。这件事发生后,“我”离开里德太太家去了
  (地名)。(3分)
  6.综合性学习。(7分)
  福州话因为羊年春晚小品节目《小棉袄》火了一把。开学初,九年级(1)班为此开展“了解我们的方言”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认真阅读同学们收集的材料,完成相关的活动。
  材料一,东晋至隋唐,唐宋至宋,宋末至明初,我国中原一带的居民曾有三次向南大迁移,结果形成了现在分布于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客家方言。因为客家先民南迁后,定居在闭塞的山地,一方面保存了他们固有的传统,另一方面又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不容易受外来影响的渗透,而客家人强烈的宗族观念和保守思想,也增强了他们对外来影响的抵抗;客家住地不但形成了他们自己特殊的社会生活区域,保存了他们固有的文化礼俗,而且在语言上也形成了独立的系统。
  材料二,闽江学院的唐若时教授说:“方言,不仅是一种语言,它还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福建省内的多种方言背后,蕴含着多种文化的精粹。一旦方言失传,以其为载体的各种艺术、技艺也将会随之消失,其中包括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闽剧、福州评话、莆仙戏、福建南音……近年来,受众群体缩小,一些极具地域特色的艺术也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影响力。
  材料三,有关专家对福州、厦门、莆田和龙岩四地各200名中小学生掌握和使用方言情况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地区 福州 厦门 莆田 龙岩
  掌握方言且经常使用方言的学生 23.65% 36.68% 38.97% 17.53%
  (1)结合材料一,提取两条有关客家方言产生原因的信息。(2分)

  (2)综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用一句话写出你得到的结论。(3分)


  (3)结合上面的材料和生活实际,写出两条保护方言的措施。(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