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课件制作较为精美,分析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等,教案约1690字。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辛集市育才中学 于连辰
教学目的:
1、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2、感悟生命的价值,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学会准确而有感情的朗诵全文,理清课文情感思路,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安排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书圣王羲之的“修禊”仪式(指导学生看课文“修禊”注释),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兰渚之亭,即兰亭,因此成为了流芳万古的文人圣地,多少文人墨客纷纷来到这里,吟诗作画,抒情遣怀。现在便成了绍兴一处极具的旅游名胜。
(伴着音乐,展示兰亭流觞曲水美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