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6230字。
三校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月度联考
八 年 级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成绩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到答卷相应区域内,否则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6月4日,来自中印两国学界和智库的专家、前外交官就中印xié手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新常态下中印经济发展、全媒体时代两国媒体的交流互动和中印加强国际合作的新思路等议题tǎn shuài交换了意见。
⑴根据文段中的拼音依次写出汉字。(3分)
⑵依次写出“区”的笔顺。(1分)
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多么美丽清新!校园的早晨。
B.3月23日,新加坡《联合早报》《海峡时报》都报道了前总理李光耀因病逝世的消息,他曾开创了举世闻名的“新加坡”模式。
C.“明天的课前演讲准备好了吗?”老师问,“嗯,准备好了。”
D.“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是先辈们总结出来的宝贵的气象经验。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随着农家乐的兴起和快速发展,让兴化乡村旅游已逐渐上升到一个产业化的阶段。
B.学术研讨会结束后,全体与会者和外省参会成员在广场合影留念。
C.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否见成效,就要看全区各校在后一阶段贯彻的力度。
D.6月5日大约16时35分左右,在湖北监利水域翻沉的“东方之星”轮被抬升出水。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
①为山九仞,________________。 ②耳闻不如目见,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____________________,略无慕艳意。
⑤自古以来,诗人以“酒”入诗,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酬答友人、借酒振作的心志;在《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军功未成、归家不得的惆怅。
5.名著阅读。(6分)
⑴【填一填】《水浒》塑造了三位身怀绝技的英雄:善盗的是鼓上骚时迁,善射的是_____________,善行的是____________。(2分)
⑵【说一说】“行者”是佛教语言,指出家人。在《水浒传》中,武松
被称作“行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相关情节,说明他怎么会被
称作“行者”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对一对】有人看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出了一副对子,
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结合《水浒传》有关内
容,从智多星、鲁智深、林教头中任选一人物,对出下联。(2分)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学习了“叶”专题,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请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面的任务。
【“叶”的成语】请你根据成语的意思,写出与“叶”有关的成语。(2分)
⑴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作客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本乡。成语:______________
⑵比喻出身高贵或娇嫩柔弱的人。 成语:______________
【“叶”诗寄情】诗中的叶不同于生活中的叶,它们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注入了作者的独特感受。请你仿照例句,再写一句话。(3分)
例句:我从“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中,读到了宫女身受幽囚的愤懑以及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的启发】叶与根,叶与花,叶与果实,关系密切;早春叶芽冲寒而出,晚秋黄叶零落花泥,“叶”的许多现象发人深思。请你写出与“叶”有关的现象及从中受到的启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清代赵翼的《论诗》一诗,完成第7题。(6分)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7.⑴“李杜诗篇万口传”中的“李杜”指的是(2分)( )
A.李白、杜甫 B.李白、杜牧 C.李商隐、杜甫 D.李商隐、杜牧
⑵“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指_______。(2分)
⑶诗中的一、二两句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是怎样对比的?突出了什么观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8—11题。(14分)
范仲淹①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②,日煮粥一釜③,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④数茎啖⑤之。留守⑥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自讶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馔⑦,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注】①范仲淹: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②南都书舍: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