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李贺诗二首》课件+学案+教案+训练(打包5份)
【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李贺诗二首》同步练习及答案.doc
【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 《李贺诗二首》 教案.doc
【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李贺诗二首》(46ppt)课件.ppt
【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李贺诗二首》学案.doc
【鲁人版】选修 唐诗宋词 《李贺诗二首》同步训练.doc
【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 《李贺诗二首》 教案——《李凭箜篌吟》与《雁门太守行》
【学习目标】
1、理解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现的思想情感和自己的感受。
2、了解李贺的诗歌风格特点。
【学习重点】
理解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现的思想情感和自己的感受。
【学习难点】
进行个性化诗歌解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李凭箜篌吟》
一、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世称李昌谷,唐代诗人,著有《昌谷集》。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时期的代表诗人。存诗240首左右。他的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象,运用传说,创造出一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自己的风格。他诗歌的中心内容是诉说怀才不遇的悲愤。
二、诗歌鉴赏
(一)解题
音乐是一种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它的音响只存在一瞬,转瞬即逝。音乐形象比较抽象,难以捉摸,要用文字将其妙处表达出来就更困难了。李贺这首诗在众多描写音乐的唐诗中脱颖而出,获得读者的挚爱,人们将李贺这首
……
6 李贺诗二首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6分)
A.箜篌(hóu) 蜀桐(shǔ) 凝云(níng)
B.湘娥(é) 芙蓉(róng) 冷光(lěng)
C.女娲(wā) 神妪(yù) 瘦蛟(jiāo)
D.金鳞(lín) 胭脂(zhǐ) 提携(xié)
解析 D项“脂”应读“zhi”。
答案 D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6分)
A.吴丝蜀桐张高秋 张高秋:在秋高气爽时弹琴。
B.二十三弦动紫皇 动紫皇:感动天神。
C.石破天惊逗秋雨 逗:引逗。
D.黑云压城城欲摧 摧:摧折,破坏。
解析 C项逗:引出。
答案 C
3.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5分)
A.湘峨啼竹素女愁 B.十二门前溶冷光
C.黑云压城城欲催 D.提携玉龙为君死
解析 A项峨—娥。B项溶—融。C项催—摧。
答案 D
4.补写出下列横线处的诗句。(7分)
(1)《李凭箜篌引》一诗中描写音乐的高音清脆激越和音乐时而幽咽时而轻快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______________。
(3)《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表现战争形势危急,士兵临危不惊的英雄
……
《李贺诗二首》导学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李贺及其诗歌。
2. 鉴赏这两首诗。
【教学重点】
理解内容,并背诵课文。
【学习建议】
诵读,涵咏。
【文题解读】
《李凭箜篌引》
箜篌引•乐府相和旧题。箜篌,一种弦乐器。体制不一,有大箜篌、小箜篌、竖箜篌、卧箜篌等数种。《通典》载:“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三弦,竖抱于怀中,用两手齐奏,欲谓之擘箜篌。”从诗中“二十三弦”一语可知,李凭弹奏的正是这种。
《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乐府曲名。后人多用题面意思,写边塞征战之事。雁门,郡名。在现在山西省。太守,官名,州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从有关李贺《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分析,诗作就是在平定藩镇叛乱战争这一背景下写的。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文本•基础积累
1.字音辩识
箜篌( )( ) 女娲( ) 神妪
……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李凭箜篌引
李 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这首诗的起句“吴丝蜀桐张高秋”有何独特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意蕴。
2.这首诗的五、六两句是如何描写乐声的起伏变化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以形写声,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昆山玉碎”写声音的重浊,“凤凰叫”写声音的清脆,“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有形神兼备之妙。
3.赏析诗句“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并说说“逗”字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两句诗写音响效果。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大胆的想象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
4.诗人为何要选“老鱼”“瘦蛟”这两个干枯的意象来描摹鲜活的音乐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乎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