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90字。

  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指导
  授课班级:高二(3)班  授课教师:阮江潮   日期:2012年4月28日
  【教学目标】
  1、 认识寓言的含义及特点、类别
  2、 掌握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的几种常见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表格分析寓言,正确审题。
  【寓言的定义】
  “寓者,寄也;言者,话也”。所以寓言就是“寄托的话”。作者把自己要说的话寄托在一个虚构的小故事里。寓言的表现方式是通过借物喻人、借小喻大或借此喻彼的手法,揭示事物丰富的内涵和蕴含深刻道理。
  寓言特征:
  1、虚构    2、有故事结构因素   3、由虚构到现实蕴含深刻道理
  【基本格式】
  1、寓言中的主体对象有主次之分。因此主要对象是审题立意的重点,但次要对象的分析也不可忽视。
  2、因素列举的越合理,越有利于紧扣材料,立意正确率就越高。因此分析寓言材料的构成十分重要。
  3、由寓言故事的分析,扣紧因素一一对应,转移到现实,立意不易失误。
  【审题方法】
  方法一:对比列举法
  对比类寓言材料中常在主体因素对比里凝聚一个或多个人生哲理、社会道理,这个道理在审题时一定要找出来。如材料:
  一般的鱼有储气的鳔,便于上浮与下沉,在水中游动自如。鲨鱼无鳔,只有不停地游动才能避免下沉。鲨鱼少一个生存条件,却成为“水中霸王”。相反,一般的鱼虽然多一个生存条件,命运却不见得怎样好,有时还被鲨鱼吃掉。
  列表
  主体对象 因素列举
  一般的鱼 有膘 便于上浮与下沉 被吃掉
  鲨鱼 无膘 不停游动避免下沉 水中霸王
  由 虚构 到 现实(对比)

搜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