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14版考点突破语文(浙江)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doc
│专题八 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doc
│专题二 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和正确书写.doc
│专题九 语言表达.doc
│专题六 语段的压缩.doc
│专题七 句式的选用和变换.doc
│专题三 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doc
│专题十 图文转换.doc
│专题四 病句的辨析和修改.doc
│专题五 语句的扩展.doc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十一 文言文阅读.doc
│专题十二 古代诗歌鉴赏.doc
│专题十三 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理解和评价.doc
│专题十四 常见古诗文名句名篇的默写.doc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七 散文阅读.doc
│专题十六 小说阅读.doc
│专题十五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doc
├─第四部分 写作
│专题二十 高考满分作文点评.doc
│专题十八 高考作文命题解读.doc
│专题十九 高考作文得分揭秘.doc
├─第五部分 自选模块
│专题二十一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专题二十二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语文答案全解全析(浙江)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doc
│专题八 句式的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doc
│专题二 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doc
│专题九 语言表达.doc
│专题六 语段的压缩.doc
│专题七 句式的选用和变换.doc
│专题三 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doc
│专题十 图文转换.doc
│专题四 病句的辨析和修改.doc
│专题五 语句的扩展.doc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十一 文言文阅读.doc
│专题十二 古代诗歌鉴赏.doc
│专题十三 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理解和评价.doc
│专题十四 常见古诗文名句名篇的默写.doc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七 散文阅读.doc
│专题十六 小说阅读.doc
│专题十五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doc
└─第五部分 自选模块
专题二十一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专题二十二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十一 文言文阅读
  A组 2013年高考题
  一、(2013浙江,16~20,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送丁琰序
  [宋]曾 巩
  守令之于民近且重,易知矣。予尝论今之守令,有千里者相接而无一贤守,有百里者相环而无一贤令。至天子大臣尝患其然,则任奉法之吏,严刺察之科,以绳治之。或黜或罢者,相继于外。于是下诏书,择廷臣,使各举所知以任守令。每举者有姓名,得而视之,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卒亦未见焉。举者既然矣,则以余之所见闻,阴计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而天固不生才于今哉?
  使天子大臣患天下之弊,则数更法以御之。法日以愈密,而弊日以愈多。岂今之去古也远,治天下卒无术哉?盖古人之有庠有序,有师友之游,有有司之论,而赏罚之始于乡,属于天下,为教之详至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则皆得行其教;有可教之质,则皆可为材且良,故古之贤也多。贤之多,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咸宜焉,独千里、百里之长哉?其为道岂不约且明,其为致天下之材,岂不多哉?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
  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欲推而教于乡于天下,则无路焉。人愚也,则愚矣!可教而贤者,卒谁教之哉?故今之贤也少。贤之少,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常不足其人焉,独守令哉?是以其求之无不至,其法日以愈密,而不足以为治者,其原皆此之出也已。噫!奚重而不更也?
  姑苏人丁君琰佐南城,南城之政平。予知其令,令曰:“丁君之佐我。”又知其邑人,邑人无不乐道之者。今为令于淮阴,上之人知其材而举用之也。于令也,得人矣。使丁君一推是心以往,信于此,有不信于彼哉?
  求余文者多矣,拒而莫之与也。独丁君之行也,不求余文,而余乐道其所尝论者以送之,以示重丁君,且勉之,且勉天下之凡为吏者也。
  (本文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  堪:胜任。
  B.岂天下之人固可诬 诬:诬蔑。
  C.则数更法以御之 御:防备。
  D.南城之政平 平:安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赠序的重点不是写丁琰的才干,而是针砭吏治不修、地方官员才德低下的社会现实,进而建议推行古代庠序、师友、赏罚之法,以培养足够的人才。
  B.本文首段感慨贤人之少,一唱三叹;再通过古今对比,叹问之间,忧虑国事之情溢于言表;文末由勉励丁琰推及天下为吏者,更使文章深意无尽。
  C.作者认为有圣人之道的士人匮乏并且缺少激励机制,学校又严重不足,是造成“今之贤也少”的重要原因,这种见解可谓一针见血,深中肯綮。
  D.作者通过南城县令、邑人的评价来称赏丁琰的政绩,为他能得到有司举荐并被任命为淮阴令而发出“得人”的感叹,体现了爱才若渴之心。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犹 恐 予 之 愚 且 贱 闻 与 见 焉 者 少 不 足 以 知 天 下 之 材 也 则 求 夫
  ……
  专题十三 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理解和评价
  A组 2013年高考题
  1.(2013浙江,23~24,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
  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皆所谓不耻    者。(宋•真德秀《西山读书记》)
  (1)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2分)
  (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3分)
  2.(2013福建,9,6分)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①子曰:“躬自厚①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②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注:①厚:重,与“薄”相对。
  (1)请概括出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
  (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4分)
  B组 2009—2012年高考题
  1.(2012浙江,23~2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2分)
  ①                                                                                             
  ②                                                                                         
  (2)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3分)
  2.[2012福建,二(二),6分]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②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请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6分)
  ……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五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A组 2013年高考题
  一、(2013浙江,8~10,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它从个体到个体进行传播,而且每一代的质量都有很大变化。它可能在达到某种高度之后突然没落,或是,在一定时期的败落之后,它也能在短暂的几年间异常繁荣。就像所有活着的有机物,它在永恒的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
  它现在的贫乏并不致命,并不意味会被永远拒之门外。它自身的没落为其正本清源和准备改进创造了必要条件。在古典柱式中,建筑找到了它的最高表达方式:即使天才们也不能再对它做进一步的改进,就如同无法再改进人类的身体和骨骼一样。辛克尔宣称:建筑的进化在过去很显著,现在只有受过训练的眼睛才能觉察到古典柱式中所需要的改进。
  这在所有的文化领域都是显而易见的:当说不好古典语言时不能就这样放弃;相反,在这样的时刻,人们有必要建立适当的途径来重构古典形式。有人说传统建筑语言已经枯竭并最终过时,这是一个灾难性事件的结果,这样的论点并不是出于对传统建筑自身内在结构的评价,而是对传统建筑因为政治原因而被滥用的拒绝。传统建筑远不是一种外来语,真正的传统建筑仍在和我们对话,而且效果很好。即使我们不能够发出我们自己的,它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
  传统建筑始终是一种有生命的语言,尽管许多建筑师已经丧失了学习传统建筑语法、使用传统建筑语汇的愿望。过去的、现代的危机既没有侵蚀也没有污染传统语言:它的规则、含义、发明和词汇都只是在混乱中被暂时掩盖了起来或被人们所视而不见。传统建筑语言的知识构架以及了解如何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过渡期被硬生生地打断了。它的原则完全可能重现新貌,也可能已经正在进行中了。建筑价值的转变既不是机械的,也不是自愿的,而是有决定因素和原因的——它是一个文化的选择。
  (选自[卢]莱昂•克里尔《社会建筑》)
  1.下列不能支持“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传统建筑有可能会暂时没落,它的发展和完善始终不曾停止过。
  B.传统建筑如同一种活着的有机物,总是在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
  C.传统建筑由于并不致命的贫乏,目前被建筑师们暂时拒之门外。
  D.传统建筑如人类身体和骨骼一样稳定,难以对其做进一步改进。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传统建筑因被滥用而遭拒绝,致使有人作出其语言已枯竭的论断。
  B.传统建筑就像古典语言一样,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
  C.传统建筑产生危机,是由于建筑师丧失了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愿望。
  D.传统建筑语言并没有被侵蚀和污染,其原则可能已经被人重新使用。
  3.概括传统建筑能传承下来的原因。(3分)
  二、(2013广东,12~15,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思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逻辑的方法,体验的方法与玄思的方法。读书要能应用思想方法,才不会做书本的奴隶。以下讨论怎样用思想的方法来读书。
  逻辑与数学相依为命,逻辑方法即是应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思想的概念,来理解自然与人生的事实。逻辑方法的目的在能给我们有普遍性、有必然性的知识。换言之,逻辑方法要给我们坚实可靠、颠扑不灭的知识。必定要这种知识才够得上称为科学知识。逻辑方法与数学方法一样,有一个特点,就是不问效用如何、结果好坏、满足个人欲望与否等实用问题。譬如,有一个三角形于此,数学不问此三角形有何用
  ……
  第四部分 写作
  专题十八 高考作文命题解读
  A组 2013年高考题
  一、(2013浙江,26,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英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这道材料作文题很有人文精神,让考生思考如何捍卫人性的家园,回归生命的本真。这样的作文题比较贴近考生生活实际,考生们也肯定有话说,但想写好也不易,要对生活有一定的思考。
  所给材料是三位作家的名言,这三句话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童心”。丰子恺的话“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是说孩子观察世界是率真、无邪的。赫胥黎的话“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是说社会阅历的增加,让少男少女渐渐失去了童心,变得世故、圆滑、冷漠、消沉等,而这些不应该是少男少女的心态,所以说心灵“提前硬化”。菲尔丁的话“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揭示了人类失去童心的可怕后果。三位作家的话表面上是谈童心,实际上是在谈人类社会在物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正在消失,呼唤人们思考人性缺失的社会原因,揭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因此,可以立意为:“让孩子的眼光是直的”“不要让心灵提前硬化”“失去孩提王国是真正的沉沦”“童心与世界”等。写作议论文时,要联系现实,要有现实针对性。
  二、(2013广东,24,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内容是关于慈善捐助这个热点话题,应该能够在相关日常生活的体验中,从捐助与接受两个方面找到适合自己立意的角度进行述说,从而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表达关注社会、直面现实的感悟和思考。
  立意时,既可以对整个故事发表意见,进行评论,也可以从不同的人物角度进行思考。既可以选取其中的任一人物进行立意,也可以从中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进行对比立意。
  (1)从捐助者的角度来看,可立意为:常怀行善之心,慈善是一种美德,行善还需讲究方式,行善还要尊重别人等。
  (2)从受助者的角度来看,有三个方面:
  ①第一家心存感激并接受了捐助,在困难的时候学会接受帮助和利用外部条件发展自我,可立意为:心存感恩回报社会,凭借帮助成就自己等。
  ②第二家以偿还这一方式来接受捐款,体现古人所说“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修身准则,这是一种严守本分、不贪便宜、追求平等的人生态度。可立意为:理性接受帮
  ……
  专题二十二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A组 2013年高考题
  1.(2013浙江,02,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幸存者
  高 凯
  昨夜外面走过去一场暴风雨
  一颗大树被拦腰撞倒
  清晨 一只小鸟
  独自在我的窗外唧唧喳喳说个不停
  我一推窗就飞走了
  一整天我都想去问那只孤单的小鸟
  是不是想找人诉说自己一生的命运
  其实 我能想象得出昨夜的情景
  一场巨大的暴风雨 突然将一窝小鸟
  噼里啪啦打翻在地
  结果只有一只小鸟幸运地活了下来
  无枝可依 内心都是人世没有的伤痛
  (1)这首诗第一句用“走”描写暴风雨,为什么?(3分)
  (2)赏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7分)
  B组 2009—2012年高考题
  1.(2012浙江,02,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采采卷耳
  朱巧玲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诗经•周南•卷耳》
  用群山、河流和铁轨衡量我们之间的距离
  三千诗句,算不算长?
  我相信爱的辽阔一如采采卷耳
  覆盖每一寸肌肤如微的感觉
  ……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
  A组 2013年高考题
  1.(2013浙江,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旋(xuán)涡 按捺(nài) 蜜饯(jiàn) 稍纵即(jí)逝
  B.桑梓(zǐ) 鬈(quán)发 昭(zhāo)示 图穷匕(bǐ)见
  C.混(hùn)搭 盘桓(huán) 喷(pèn)香 扛(káng)鼎之作
  D.潜(qián)伏 佝偻(lóu) 拙(zhuó)见 戛(jiá)然而止
  2.(2013广东,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崇高/作祟  殷红/赝品  调适/调和
  B.傍晚/滂沱 赈灾/诤言 湖泊/停泊
  C.韬略/滔天 砧板/嗔怪 如法炮制/炮火连天
  D.瞥见/蹩脚 悚然/耸立 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3.(2013大纲全国,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女红(gōng)      安土重迁(zhòng)
  商埠(fǔ) 花团锦簇(cù)
  B.莅临(lì) 大放厥词(jué)
  挟制(xié) 蔫头耷脑(yān)
  C.懦弱(nuò) 年高德劭(shào)
  两栖(qī) 沁人心脾(qìn)
  D.遽然(jù) 精神抖擞(sǒu)
  坍陷(tā) 一柱擎天(qíng)
  4.(2013湖南,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惬意qiè  静谧bì  伊甸园diàn  惊鸿一瞥piē
  B.乘势chénɡ 戏谑xuè 可塑性suò 跬步千里kuǐ
  C.佳肴yáo 苋菜xiàn 瞭望哨liào 独辟蹊径xī
  D.篆刻zhuàn 黝黑yǒu 口头禅chán 力能扛鼎káng
  5.(2013山东,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校订(jiào) 戛然(jiá)
  佝偻病(gōu) 自怨自艾(yì)
  B.降服(xiáng) 惊诧(chà)
  超负荷(hè) 流水淙淙(zōng)
  C.奇葩(pā) 胴体(tóng)
  拗口令(ào) 三缄其口(jiān)
  D.称职(chèn) 谄媚(chǎn)
  一刹那(shà) 良莠不齐(yǒu)
  6.(2013江西,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衣着(zhuó) 果脯(fǔ)  给(gěi)养 揆情度(duó)理
  B.蟊(máo)贼 呵(hē)护 湍(tuān)急 模棱(léng)两可
  C.载(zài)体 供(gòng)认 涔(cén)涔 呱(guā)呱坠地
  D.愠(yùn)色 角(jiǎo)色 畏葸(xǐ) 殒身不恤(xù)
  7.(2013湖北,1,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踹(chuài)水 竞(jìnɡ)赛
  蘸(zhàn)酒 擂(léi)鼓助威
  ……
  专题三 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
  A组 2013年高考题
  1.(2013浙江,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倒金字塔形的“421”家庭结构使得居家养老陷入困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又不够完善,以至中国养老问题日趋严重。
  B.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C.面对河水严重污染的现状,大学生自愿组成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满怀热诚地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积极宣传环保理念。
  D.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
  2.(2013广东,2,3分)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在许多人眼里,美术馆一直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是少数有艺术造诣的人出入的地方,里面陈列的通常是看不太懂的作品。但如果你到台湾的美术馆去转转,你一定不会失望。台湾的美术馆数量众多,有大有小,风格迥异。其中规模最大的两处是新北市的朱铭美术馆和台中市的“台湾美术馆”。置身其中,你会发现那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而是像站立在你身边懂你的知心朋友。
  A.阳春白雪 B.通常
  C.迥异 D.高高在上
  3.(2013新课标全国Ⅰ,1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C.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石火,让小余心头郁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4.(2013新课标全国Ⅱ,1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
  B.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C.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
  ……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
  字字音的识记
  五年高考•精华
  A组 2013年高考题
  1.B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重点在对多音字和难读字的考查上。A项,“按捺”的“捺”应读nà;C项,“扛鼎之作”的“扛”应读gāng;D项,“拙见”的“拙”应读zhuō。
  2.B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A项,chónɡ/suì,yān/yàn,tiáo;B项,bànɡ/pāng,zhèn/zhènɡ,pō/bó;C项,tāo,zhēn/chēn,páo/pào;D项,piē/bié,sǒnɡ,ài/yì。
  3.C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A项,“埠”读bù;B项,“蔫”读niān;D项,“坍”读tān。
  4.C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A项,“谧”读mì;B项,“塑”读sù;D项,“扛”读gāng。
  5.A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B项,“淙”应读cóng;C项,“胴”应读dòng;D项,“刹”应读chà。
  6.B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题的考查多集中在对多音字、音近字、形近字、难读字、统读字和易错读字的辨析上。考查范围不超出2 500个常用字和1 000个次常用字。A项,给,读jǐ。“给养”是指军队中人员的伙食、牲畜的饲料以及炊事燃料等物资。给,供给,供应。C项,呱,读gū。“呱呱坠地”指婴儿出生。呱呱,形容小儿哭声。D项,角,读jué。“角色”是指戏剧、影视剧中,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也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主角”“配角”中的“角”也都读jué。
  7.A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B项,“餐霜饮雪”中的“雪”应读xuě;C项,“谦逊”中的“逊”应读xùn;D项,“青苔”中的“苔”应读tái。
  8.D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本题侧重于考查多音字和形似字。A项,“偌”应读ruò;B项,“轫”应读rèn,“焙”应读bèi;C项,“契”应读qì。
  9.B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题的考查多集中在对多音字、音近字、形近字的辨析上。考查范围不超出2 500个常用字和1 000个次常用字。A项,cù/cuì,zì/zé,dùn/tún,miǎn;B项,qiào/xiāo,pī/pēi,fǔ/pú,ī;C项,bù/fù,chì/shè,bì,zú/cù;D项,shuò/sù,chēn,lào/luò,dú/shú。
  10.D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A项,kàng/háng/kàng/hàng;B项,láng/láng/làng/láng;C项,hái/hài/hái/gāi;D项,全读kuì。
  B组 2009—2012年高考题
  1.D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A项,“质”应读zhì;B项,“露”应读lòu;C项,“靥”应读yè。
  2.D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A项,“浸”应读jìn;B项,“着”应读zhuó;C项,“庖”应读páo。
  3.C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A项,“歃”应读shà;B项,“中”应读zhòng;D项,“监”应读jiàn。
  4.A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A项,jí,ɡuàn,bīn;B项,shān,jià,bó/bèi;C项,shè,zhāo/zhuó,dàn;D项,chàn/qiān,chǔ,bì。
  5.A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B项,“捕”应读bǔ;C项,“炫”应读xuàn;D项,“淀”应读diàn。
  6.C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A项,líng,lín,líng,líng;B项,dàn,dàn,dàn,dān;C项,都读sù;D项,zī,zī,zhī,zī。
  7.B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A项,“喝”应读hè;C项,“蝎”应读xiē;D项,“舷”应读xián。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