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00字。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撷取生活琐事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关爱青年、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 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本单元所学篇目《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请同学谈谈对鲁迅先生的印象。
  2.课前同学们根据填空题做了总结,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鲁迅,原名(    ),字(    ),浙江(     )人。从《少年闰土》一文中,我们知道幼时的鲁迅(                        );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我们知道在动荡的时局中鲁迅(                 );从《一面》一文中,我们知道鲁迅(                )。鲁迅走了,但他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怀念和深深的思考,臧克家写的诗《有的人》赞扬鲁迅(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       ”。他的座右铭是:(                        )。毛泽东也评价他是伟大的(     )、(     ),是中国文化革命的(      )。
  3.提起鲁迅,我们总会想起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很严厉,但那却不是他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一面》中的阿累是一个,著名女作家萧红是另一个。(出示美文《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著)
  二、自主学习
  1.请同学课堂交流课前收集的创作背景及萧红的生平事迹。
  (1)创作背景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