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课时,约3900字。
《祝福》教案设计
临武一中 黄素娥
教学目的:
一、 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
二、 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在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的主题。
教学设想:
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模式,通过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学习者与教育者对问题进行共同的探讨,共寻求正确的答案,从而更好的理解本文掌握本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理解祥林嫂的死,本文揭示了什么本质
教学步骤:
一、 课文导入
1、 先播放张学友的歌曲《祝福》一小段,问: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歌的名称?(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2、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鲁迅的《祝福》而不是张学友的歌曲《祝福》(用幻灯片打出本课题目《祝福》),请同学们思考这篇小说为什么不像《孔乙己》那样用人名来命名呢?同时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讨论课文
一)问:你读完这篇课文对你感受最深的或最给你震撼的是什么?(随意抽取同学提问)下面就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再深入探讨。
祥林嫂的死(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里,在鲁镇即将进行祝福之时,祥林嫂冻死在镇上,结束了她悲惨而又屈辱的一生。)
请其他同学来回答祥林嫂是怎么死的?(与同学们共同探讨)
若学生回答了主要答案则加以鼓励评价;
若没能从正确合理的方面回答,则引导学生寻找凶手:究竟是谁杀害了祥林嫂?(是谁弄得祥林嫂欲生不得,欲死不能呢?)
(从亲人、主人、众人三方面入手,把大问题化整为零,变为几个有针对性的小问题,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寻找答案)
1、祥林嫂本来也有自己的家,她的亲人是怎样对待她的?
A、她在卫家山时过着怎样的日子?(第34段:“脸色青黄”,可以推出她在卫家山时一定吃的很差;由“手脚都壮大”可知,一方面是本人勤劳,另一方面是劳动负担很重。)
2、堂伯待她如何?为什么要把她嫁到深山野坳里去?(第58段:许给本村人,财礼就不多,嫁到深山野坳里去,可以买八十千)
贺家大伯怎样待她?(第67段:贺老六和阿毛都死了,她想守寡也守不住。大伯是贺家族里辈份高的人,可以按族规收回贺家的财产。)
祥林嫂去鲁家做工,鲁四老爷的态度
1) 她第一次到鲁家时(第34段:“四叔皱了皱眉”,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