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340字。

  奥林匹克精神
  总体设计
  教材概述
  《奥林匹克精神》是顾拜旦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庆祝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在文章第五段中,顾拜旦作了具体的阐述。他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吸收古代传统构筑未来的力量之一,这种力量体现在:虽“不足以确保社会和平”,但仍可促进和平;虽“不能更加均衡地为人类分配生产和消费物质必需品的权利”,但仍可促进公平;虽“不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免费接受智力培训的机会”,但仍可促进教育。和平、公平性、教育性,在他看来就是完整、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在演说词的最后部分,顾拜旦畅想美好前景,确信奥林匹克精神必将如阳光普照大地,必将拥有沉甸甸的收获。
  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让学生通过文本理解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定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任务。
  教学难点在于深刻理解奥林匹克精神内涵,引导学生体验演讲,学会写演讲稿。
  思路方法
  本专题主要学习方式是活动体验。通过朗读、演讲、提问、答辩、聆听、记录、观看、采访等活动,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体验语言的重要,体会语言的魅力。《奥林匹克精神》这篇文章的教学拟通过朗读和倾听,体验该篇演说词的文采、激情和思想。担任朗读任务的学生要以热烈、赞颂的语气来读,语速不宜太快。担任倾听任务的同学看着“活动体验”第2题的表格,边倾听、边记录。对朗读和倾听的质量要设计活动来检查和评价,真正把朗读和倾听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教学方法:以创设情境为主,组织模拟演讲活动。通过朗读和倾听,体验该篇演说词的文采、激情和思想。
  课前要求:学生收集作者、时代背景相关的材料,熟读全文。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1.理清课文的思路,理解文章中关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含义。
  2.了解奥运会,了解北京奥运会,用奥林匹克精神来激发自己学习、生活的激情。
  3.用演讲本文的方式加深理解,掌握演讲的技巧。
  4.熟悉演讲稿的写作体例,能够用较具文采的文笔写作规范的演讲稿。
  5.通过活动体验,激发体育热情。
  教学设计
  导语设计
  情景导入
  同学们,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指标。而演讲活动更能展现一个人的自信和智慧、教养和风度。演讲活动是勇敢者的活动,也是优秀者的活动。老师希望在今天的活动体验课上,我们都能有所收获,大家都是勇敢者,又是优秀者。
  图片导入
  顾拜旦,可能爱好体育运动的同学对他并不陌生。
  (显示照片)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你所了解的顾拜旦。
  明确:奥林匹克之父;近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担任了28年的国际奥委会主席;教育思想是他体育思想的核心,所以他还有一个身份是教育家。
  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他众多演讲中最为经典的一篇——奥林匹克精神。
  推进新课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顾拜旦: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史学家、教育家,致力于文艺活动,1863年1月1日诞生于巴黎一个贵族家庭里,受过良好的教育。1894年在他积极努力和多方筹措下,召开了巴黎国际体育会议,促进了国际奥委会的成立,任职期间对有关奥运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