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题,约13270字。
2015年韶关市高一年级期末检测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甲 必做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分等级的欲望造就分等级的人生
①余彭年先生去世了。按照余彭年先生的生前遗愿,他估值约百亿元人民币的所有财产都将悉数捐出,交给余彭年信托,用于慈善事业。余彭年先生在2006年至2010年间,曾连续五次蝉联胡润中国慈善榜榜首,5年间累计捐款62亿元,被誉为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2010年4月,余彭年已将自己剩余资产、总计32亿元悉数捐给其基金会,不继承、不变卖、不投资,全部用于慈善事业。这便是著名的“裸捐”事件。中国传统讲究的是家业永续、后继有人,“裸捐”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虽然“裸捐”业已是全球财富圈的一个正常现象,但在中国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财富大咖,唯有余彭年。
②余彭年是有欲望的,他的欲望便是“挣够一百亿,捐够一百亿”,成为一个大慈善家,这是向善的欲望。欲望也是无穷的,余彭年靠着成为大慈善家的欲望,成功的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可对比余彭年的“裸捐”,当今社会中却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裸官”,在“裸捐”与“裸官”之间,不仅是一字之差,更是理想情怀的天壤之别、认识机遇的跌宕轮回。
③欲望是分等级的,分等级的欲望造就分等级的人生。好的向善的欲望促使人积极上进,恶的自私的欲望促使人违法犯罪,善恶固然一念之间,但若把握不住欲望之优劣,人生便会呈现两极分化的景象。人人都会有欲望,人人也都会有善恶,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因为好人也会有恶念,坏人也会有发善之心。许多时候,好人也会办错事,坏人也会做好事,评定一个人不能搞脸谱化,非黑即白。是好人还是坏人,评判的标准不是欲望,而是行为。欲望只是导向,行为才是结果。一个人虽然有过恶念,但善念压制了恶念,此消彼长,到了行为层面就仍然是一个好人;一个人虽然曾经充满正能量,但若抵挡不住利益诱惑,陷入权钱交易而不能自拔,便会因欲望的变质而导致人生的变质。
④欲望也不能简单用善恶来区分。余彭年先生是一个大慈善家,却也不仅仅是捐钱捐物,他更大的善是在于试图推动慈善事业的规范化、规矩化。捐钱只是手段,建立一个良善诚信的慈善环境,吸引和鼓励更多人投入到慈善行列中来,才是余彭年先生的目的。也因此,他始终注意推动慈善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的优化,以确保善款专用,不至于雁过拔毛、挪为他用。可见,好的欲望也是有区分的,这就提示我们,追求理想,也要有大格局。格局的大小也决定事业成功的高低优劣。
⑤管住自己的欲望,才能管住自己的手。让好的欲望发酵,让恶的欲望束手,才能走出人生的正道。我们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变成余彭年,但我们可以让自己的欲望更健康一点、更积极一点,积小善为大善,灭小恶于无形,则人生的弧度必然向上,人生的机遇终究为美好的理想所驱策。选择自己向善的欲望,选择自己向上的人生,这并不难。
(摘编自《南方》2015年5月)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向善的欲望”的一项是 ( )
A.余彭年是有欲望的,他的欲望便是“挣够一百亿,捐够一百亿”,成为一个大慈善家。余彭年靠着成为大慈善家的欲望,成功的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B.周恩来从小便渴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兴盛,周恩来发奋自励、为国贡献。他的崇高品德,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
C.一个人曾经充满正能量,是个负责有担当敢作为的人,但是后来却抵挡不住利益诱惑,陷入权钱交易而不能自拔,最终因欲望的变质而导致人生的变质。
D.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主人公孙少安,他的梦想,是带着全村富起来。他开办的砖厂成功了,但他没有自己一个人享富,而是引领村民,共同致富。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余彭年先生的生前遗愿就是,他希望将自己估值约百亿元人民币的所有财产都将悉数捐出,交给余彭年信托,用于慈善事业。
B.在“裸捐”与“裸官”之间,不仅是一字之差,更是理想情怀的天壤之别、认识机遇的跌宕轮回。如果说“裸捐”是向善的欲望,那么“裸官”则是向恶的欲望。
C.作者认为,中国传统讲究的是家业永续、后继有人。虽然“裸捐”业已是全球财富圈的一个正常现象,但在中国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财富大咖,唯有余彭年。
D.欲望是无穷的,余彭年靠着成为大慈善家的欲望,成功的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可见,每一个人都要有无穷的欲望,才能有所作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欲望是分等级的,分等级的欲望造就分等级的人生。好的欲望促使人积极上进,恶的欲望促使人违法犯罪。欲望只是导向,行为才是结果。
B.人人都会有欲望,人人也都会有善恶,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好人也会有恶念,坏人也会有发善之心。让好的欲望变大,让恶的欲望变小,才能走出人生的正道。
C.许多时候,好人也会办错事,坏人也会做好事,所以评定一个人不能搞脸谱化,非黑即白。是好人还是坏人,评判的标准不是欲望,而是行为。
D.欲望也不能简单用善恶来区分。好的欲望是有区分的,这就提示我们,追求理想,也要有大格局,格局的大小决定事业成功的高低优劣。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顾成,字景韶,其先湘潭人。祖父业操舟,往来江、淮间,遂家江都。成少魁岸,膂力绝人,善马槊,文其身以自异。太祖渡江,来归,以勇选为帐前亲兵,擎盖出入。尝从上出,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从攻镇江,与勇士十人转斗入城,被执,十人皆死。成跃起断缚,仆持刀者,脱归,导众攻城,克之。
八年调守贵州。时群蛮叛服不常,成连岁出兵,悉平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