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题,约10400字。
南昌二中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艺术内容向艺术形式的推移
杜书瀛
艺术内容只有通过它的具体可感的外在表现——它的形式,才能发挥其感染作用。从艺术创造的角度来看,一个艺术品从受孕到发育、成长,一直到诞生,始终处于不断的、不停顿不间歇的运动过程之中。因此,几乎是在艺术对象转化为艺术内容的同时,也就发生了从艺术内容向艺术形式的推移。一个艺术品,只有当它走完了从艺术对象到艺术内容、从艺术内容到艺术形式的全过程之后,它的运动才算告一段落。
任何一件艺术品,都应该是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统一体。纯粹的以艺术内容而存在的艺术品,或者纯粹的以艺术形式而存在的艺术品,严格地讲是不可能有的。一定的艺术内容必定要求用它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二者相依为命。
艺术内容向艺术形式推移的具体情形表现为前后承续、紧密相连的两个步骤。第一,是艺术内容自身固有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的被发现。在艺术创造过程中,艺术家以自己特殊的方式认识、掌握现实生活,将艺术对象转化为艺术内容;然而,艺术家对艺术对象(现实生活)的这种认识和掌握,绝不是仅仅认识和掌握该对象的内在意蕴,而不涉及它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艺术家几乎是同时也就认识和掌握了该对象的固有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艺术对象转化为艺术内容,绝不是对艺术对象的原样照搬,而是经过了艺术家的想象、虚构、加工、改造,不同程度地改变了艺术对象原来的状态。经过艺术家重新改造之后的艺术对象,即艺术内容,其组织结构、存在方式也就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有时甚至大大改变了原来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
第二,它必然要求通过一定的媒介、给以一定的物质材料的表现,使之得到固定化和外在化。也就是说,艺术家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和工具,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使一定的艺术内容连同它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获得一定的物质外壳——具体可感的相对固定的物质外貌。一件艺术品的创作,在它尚未获得一定的物质表现以前,其艺术认识始终不能得到最后的完成,艺术内容始终不能得到最后的确定,而这艺术内容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也始终不能得到确切的把握。只有在它获得了一定的物质表现之后,相对地说,其艺术认识才算完成,其艺术内容和它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才能被最终把握并被确定和固定下来。
艺术形式虽然并非艺术家的主观臆造,而是艺术内容自己的形式,但是,艺术形式的创造却的确与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他的世界观、他的个性特点,特别是他的才能和技巧,有极密切的关系。对于同一个艺术对象和同一个艺术内容,普通人与艺术家,平庸的艺术家与天才的艺术家,所做的艺术表现是不相同的,而且可能相差很大。这里有高低之分、文野之分。这是因为艺术家的主观特别是他的才能和技巧在起作用。
(选自《艺术哲学读本》,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推移关系的一项是
A.米开朗基罗在用一块久被弃置的名贵石材雕刻大卫形象时,他真正实现了把生命从石头中释放出来的理想,以精湛的技巧、强烈的信心,雕凿出这尊完美的英雄巨像——《大卫》。
B.李商隐的著名诗作《锦瑟》,堪称最负盛名,然而又是最为难解,他的诗大量运用典故的形式,使后人有了爱情说,有悼亡说,咏物说,自伤说等多种解读。
C.著名组合凤凰传奇将民族唱腔与流行唱法结合到一起,成功的演绎了《月亮之上》《自由飞翔》《荷塘月色》等对美好爱情歌颂的曲子。
D.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由吴子牛执导,北京华影文轩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制作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从一个特定的阶段展现了其传奇的一生。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艺术内容必须通过艺术形式,才能发挥其作用,一切艺术品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B.艺术家对艺术对象的认识和掌握,几乎是同时认识和掌握其“内在意蕴”,以及它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
C.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会因人而异,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审美,风格喜好,通过其组织结构、存在方式等决定其内在意蕴。
D.艺术形式的创造体现了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等,但艺术形式并非艺术家的主观臆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一件艺术作品来说,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是缺一不可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决定。
B.艺术对象的原本状态会因艺术家的想象、虚构、加工、改造,而变得有所不同,有时候甚至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C.现实生活本身有其组织结构和存在方式,而经过艺术家改造的艺术对象的结构、存在方式会有变化。
D.不同的艺术家对同一个艺术对象所做的艺术表现有可能十分不同,这与艺术家的水平等有密切的联系。
二、文言文阅读(2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