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道小题,约10290字。
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史料中较早有关孝的记载是《尚书》,表明在尧舜和夏商时代就有了孝的含义。《诗经》中也有关于孝的记载和引用,大都与祭祀有关。并且是继《尚书》“克施有政”以后出现孝在政治观念中的表达。
有对父辈奉给饮食的孝,如《伐木》中“以速诸父”,有平常吃不到或没有吃过的食物,就邀请同宗的尊长父老。说明在当时有对同宗的先辈在宴饮时“孝”的风气和习俗。也有顺从父母的心意,“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讲娶妻子要经过家人的同意,也就是“无违”,顺从父母的心意。有在祭祀中的祝词,“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徂赉孝孙。苾芬孝祀,神嗜饮食”。
“礼仪既备,钟鼓既戒。孝孙徂位。”《楚茨》是粮食丰收和祭祀求福的篇章。周代以农立国,周的始祖弃又名后稷,在尧、舜时期被封为农官,教民耕种稷麦,故后世农业尊其为祖师。所以周代对农业和农业丰收后的祭祀也很重视。篇中有祭祀隆重庄重的场面和酒席热闹的场面。文中出现的“孝”主要和“孙”用在一起。后代子孙都用“孝孙”,也许一方面是在祭祀对象前的合理称呼,另一方面是对祭祀之人的称赞。《诗经》中大量出现孝的篇章和祭祀有关。而祭祀中有很大一部分又是政治活动的延伸。如:“永言孝思,孝思维则。”篇中是康王继位,诸侯都来庆贺时的记录,无论是史官所记,还是出自诸侯的贺词,“孝思”都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先是称赞了先王的功德。后继者和臣子在称赞先王功业和德行的同时,也有顺从先王的意愿,继承先王的政治准则和对先王的追念的意思。
再如和出游祭祀有关的《卷阿》《既醉》《载见》《雝》中有关孝的记栽。“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中“孝”“德”连用。《卷阿》是周王出游的记录,篇中大力赞美了周朝国土疆域的辽阔,周王的德政遍及四方,臣子辅助、君臣和谐的内容。这里“有孝有德”是称赞周王品德的话。有对周王政绩和个人品德的称赞,如果从天子之孝讲,周王做到了天子之孝。不过肯定的是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已不是单纯的孝顺父母的意思。作为与政有关的人,除了对家庭父母,还要有对社会服务的能力和职责。从而孝也许有在政治方面含义的延伸。
“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句中“孝子”连用。《既醉》是周公祭祀武王之余,宴请父兄耄老的诗。欢乐宴饮的同时还有祝词“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是称赞武王身后有孝子,周王室的孝子不会匮乏。周公为武王的弟弟。这里应是以长辈的身份说武王后有“孝子”。
“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寿”句中“孝”和“享”连用。《载见》是成王刚即位祭祀武王的记录。祭祀的目的是表现孝和让受祭的对象享用祭品。
“假哉皇考,绥予孝子”句中“孝子”连用。《雝》是武王祭祀文王时撤去祭品后的乐歌。篇中恭敬、虔诚地称赞了文王,并请求先辈的保佑和赐福。这里“绥予孝子”应为武王自称,即武王自己求祖先的保佑和赐福。这里更多的是祭祀父亲。
同样在先秦时期的《孝经》里也记载着有关孝的史料,并且孝的含义已不限于家庭关系。像《尚书》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要求孝对政治政事的作用和影响。
(摘编自夏天晟《浅议〈诗经〉中的“孝”字》,有删改)
1.下列有关“孝”的含义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有对父辈奉给饮食的孝,说明在当时有对同宗的先辈在宴饮时“孝”的风气和习俗;也有顺从父母的心意的意思。
B.在祭祀祖先的大前提、大活动下,“孝孙”也许一方面是在祭祀对象前的合理称呼,另一方面是对祭祀之人的称赞。
C.“孝思”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称赞先王的功德的同时,有顺从先王的意愿,继承先王的政治准则以对先王的追念。
D. “孝”“德”连用,作为与政有关的人,除了对家庭父母,还要有对社会服务的能力和职责,这也体现了孝对政治政事的作用和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尚书》《诗经》中都有关于孝的记载,因为这些记载大都与祭祀有关,所以孝也许有在政治方面含义的延伸。
B.称赞周王“有孝有德”,这里已不单纯是称赞周王孝顺父母的意思,已经开始包含周王德政的内容。
C.“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中“孝子”连用,是周公以长辈的身份称赞武王身后有“孝子”。
D.“假哉皇考,绥予孝子”中“孝子”连用,“绥予孝子”应为武王自称,即武王自己求祖先的保佑和赐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是说娶妻子要经过家人的同意。体现了“孝”是“无违”,即要顺从父母的心意。
B.在不同的场合,祭祀人和祭祀对象的不同,“孝”和不同的词语连用,使孝有了更加具体而丰富的含义。
C.记录周王出游的《卷阿》一文中“孝”“德”连用,是对周王品德的称赞,赞美他做到了孝顺父母的天子之孝
D.“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和“假哉皇考,绥予孝子”句中都是“孝子”连用,但“孝子”的含义却不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陆陇其,初名龙其,字稼书,浙江平湖人。康熙九年进士。十四年,授江南嘉定知县。嘉定大县,赋多俗侈。陇其守约持俭,务以德化民。或父讼子,泣而谕之,子掖父归而善事焉;弟讼兄,察导讼者杖之,兄弟皆感悔。恶少以其徒为暴,校于衢,视其悔而释之。豪家仆夺负薪者妻,发吏捕治之,豪折节为善人。讼不以吏胥逮民,有宗族争者以族长,有乡里争者以里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