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50字。

  专题二 学究天人 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古代汉语实词活用是普遍现象,名词的活用就是其中之一。名词的活用如同其他词性活用一样,规律性很强。只要掌握住这些规律,学习活用现象就相当容易。
  名词活用的种类及其规律特点如下:
  一、名词活用作状语
  名词活用作状语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
  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不构成主谓关系)=状语+动词或形容词
  用文字表示,就是名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如果不构成主谓关系,那么它一定活用作状语,或者说,只要是处于主语谓语之间的名词就是活用为状语。
  如“天高地迥”“虎啸猿啼”,这是主谓关系;而“斗折蛇行”中的“斗”、“蛇”在文中不能作“折”“行”的主语,那就活用为状语,变成“(像北斗一样)曲折,(像蛇一样)行走”。
  又如“人皆得以隶使之”,此句主谓关系为“人使之”,而“隶(奴隶)”这个名词处在中间,只能用作状语:像奴隶一样。
  练习一 指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词语,并解释其义。
  (1)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太史公自序》)
  (2)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夏本纪》)
  (3)我国家礼亦宜之。(《鲁周公世家》)
  (4)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鲁周公世家》)
  (5)矫称蜂出,誓盟不信。(《六国年表》)
  练习二 下列句中有名词活用作状语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2)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报任安书》)
  (3)倡优所畜。(《报任安书》)
  (4)日过午已昏。(《项脊轩志》)
  (5)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促织》)
  (6)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芙蕖》)
  (7)前辟四窗。(《项脊轩志》)
  (8)东犬西吠。(《项脊轩志》)
  (9)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项脊轩志》)
  (10)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口技》)
  (11)奉命西征巴蜀以南。(《太史公自序》)
  (12)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指南录后序》)
  (13)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河渠书》)
  (14)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15)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吕氏春秋•察今》)
  (16)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指南录后序》)
  二、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性更强,种类较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