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40字。
2015年高考作文备考路线图
高考写作的基本原则可以用四个字归纳:据题发挥。
这四个字中,据题是写作的前提,发挥是写作的目的。好比跳远,据题就是要站到踏板上,不然就违例。但这只是写作的前提。站在踏板上不动,也毫无意义。要发挥,腾跃起来,发挥才是写作的目的。
写作题目是面向生活的窗口,是思维腾跃的踏板,它提供写作思维的原点。给标题和给话题的题目是给出一个原点作为写作依据;给材料的题目则给出一种场景或格言,其中包含若干原点,供考生选择。
考场作文要由原点出发,在生活的广阔空间中,发散思维,向外辐射。 一般而言,思维距离原点越近,越容易符合题意,越不容易呈现新意;思维距离原点越远,越容易呈现新意,越不容易符合题意。
作文备考就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用“文题思维观”突破“文题常识观”。
二、用“感悟生活法”取代“死背素材法”。
三、用“完整创造论”更新“空头创造论”。写熟悉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才能写出既符合题意,又特别具有新意的优秀作文。
限于篇幅,本文只就第一点谈谈我的看法,因为它是落实后两点的认知前提。
“神游万仞,心骛八极”,才是写作的根本核心
高考写作题目覆盖的范围非常宽广。它有多么宽广?庄子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不妨套用一下——我们的认识是有限的,而写作题目可辐射的范围是无边无际的。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位置上,以自己有限的视野和思维能力看待写作题目的。某些热衷于评说写作题目的专家学者,往往自以为三言两语,就可以涵盖一个写作题目,其实,无非是“盲人摸象”,只是说到题目的一个侧面、一个局部而已。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
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这里的措辞不是“允许”,而是“鼓励”——“允许”根本不在话下。这里说的是“尽可能减少”——一切都不应该成为借口。这里要求“提供”——如果哪个高考写作题目不“鼓励”,不“提供”,不“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那就等于对抗《高中语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