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一中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语文古诗文阅读
2015届月考理解性背诵默写.pdf
2015高考题背诵默写.doc
2015届月考理解性背诵默写.doc
保山一中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
背诵默写
2015年高考题
1.(安徽)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使人听此调朱颜。(李白《蜀道难》)
乙:①悬泉瀑布,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②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无题》)
⑤ ,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⑥相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
答案:
甲:①但见悲鸟号古木②雄飞雌从绕林间③又闻子规啼夜月④愁空山⑤蜀道之难⑥难于上青天
乙:①飞漱其间②惑而不从师③谁家春燕啄春泥④青鸟殷勤为探看⑤诵明月之诗⑥气吞万里如虎(关键字有“漱”“啄”“殷勤”“诵”等)
2.(福建)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⑵师者, 。(韩愈《师说》)
⑶宁溘死以流亡兮, 。(屈原《离骚》)
⑷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⑸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⑹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2015届月考理解性背诵默写
杨丛礼
第一次月考
《劝学》
1、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 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与《荀子•劝学》 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是相同的。
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 可镂
4.正面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的比喻句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5.论证君子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的句子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蜀道难》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 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 万壑雷。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 倚绝壁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 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 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 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 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 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 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 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mén)参(sh 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