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doc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doc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后教案.doc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前教案.doc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doc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学校:城南中学 授课人:王海涛 授课时间:2015年6月1日
一、教学目标:
1、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学习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怀。2、反复诵读,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二、教学重点: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诵读本词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意境。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
三、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2.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颀赏一首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同学们可以任自己的思想任意驰骋在古战场。让我们踏着这雄浑的男声独唱,走进三国,走进赤壁,走进《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走进作者
1.生平: (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许多人认为苏轼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全才。”词发展至北宋中期,在人们心目中仍为“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苏轼一出,扭转百余年的词坛颓风,开拓了词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2.思想:苏轼思想较复杂,虽以儒家思想为主,但老庄哲学和释道思想也很浓厚。苏轼为人耿直,才意迈峻,重节操。
(三)写作背景:
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
……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后教案
学校:城南中学 授课人:王海涛 授课时间:2015年6月2日
【教学目标】
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学习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怀。
【教学重点】
诵读本词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意境。
【教学难点】
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讨论法:通过师生讨论,加深对本诗深层内涵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简单介绍三国情况,走进赤壁,走进周瑜,走进《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走进作者
1.生平: (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许多人认为苏轼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全才。”词发展至北宋中期,在人们心目中仍为“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苏轼一出,扭转百余年的词坛颓风,开拓了词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2.思想:苏轼思想较复杂,虽以儒家思想为主,但老庄哲学和释道思想也很浓厚。苏轼为人耿直,才意迈峻,重节操。
三、写作背景:
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本首词就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
四、诵读词作:
1、诵读:点击朗读录音,学生听读。
指导朗读,疏通文字。
2、提问:整首诗给大家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豪放、有气势、雄壮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前教案
学校:城南中学 授课人:王海涛 授课时间:2015年6月1日
【教学目标】
1、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学习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怀。2、反复诵读,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诵读本词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意境。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
【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2.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讨论法:通过师生讨论,加深对本诗深层内涵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颀赏一首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同学们可以任自己的思想任意驰骋在古战场。让我们踏着这雄浑的男声独唱,走进三国,走进赤壁,走进《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走进作者
1.生平: (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