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图文转换
【创新设计】2016届高三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课件:1-9-3 图文转换(复习课).ppt
【创新设计】2016届高三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复习定时规范训练:1-9-2 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训练课A.doc
【创新设计】2016届高三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复习定时规范训练:1-9-4 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训练课B.doc
【创新设计】2016届高三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讲义:第1课时 表文转换(复习课).doc
【创新设计】2016届高三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讲义:第3课时 图文转换(复习课).doc
【创新设计】2016届高三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课件:1-9-1 表文转换(复习课).ppt

  第2课时 
  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训练课A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填在方格中。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网络语言发展前景调查表
  发展前景 人数 百分比
  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336 26.7
  网络语言会代替传统语言 84 6.7
  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818 64.9
  网络语言最终会消亡 22 1.7
  (摘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
  解析 三处空白,前两处要求分别将表格中“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和“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两项调查结果表述为文字,第三处要求概括归纳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主要态度。在读懂表格的基础上,前两处的填写要充分借鉴已给出的两句表述:百分比为1.7的是“极少数人”,6.7的为“小部分人”,那么64.9的是什么人?26.7的又是什么人?想清楚这个问题,答案就迎刃而解了。第三处实际上是在对前面四项内容解读基础上的概括。概括时要归纳出大多数人对网络语言的观点。
  答案 (1)大部分(或“半数以上的”)人认为,网络语言会经过规范,进入日常生活
  (2)不少人认为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3)是比较宽容的(或“接受”“认可”),同时期待对网络语言做进一步规范
  2.工作环境、薪酬和与同事的关系是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请根据下面某市对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调查的图表,回答问题。
  ……
  第九单元 图文转换
  第1课时 表文转换(复习课)
  河东狮子吼
  宋人洪迈《容斋随笔》卷三记载,陈慥字季常,自号龙丘居士,与同乡苏东坡为莫逆之交。他的妻子柳氏异常凶悍,陈畏妻如虎,常忍气吞声受窝囊气。苏东坡同情他的遭遇,就写了一首戏谑诗: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1)“河东”是柳姓的郡望所在,“河东狮子”指________,“狮子吼”比喻________,“拄杖落手”表现了________。
  (2)后人将怕老婆称为________,又把________叫“河东狮子”,来嘲笑怕老婆的男人。
  答案 (1)陈妻柳氏 凶悍,这里指柳氏撒野骂街时的恶言丑态 陈慥失魂落魄的怯懦 (2)“季常”或“季常癖” 凶悍撒泼的妇人
  1.(2013•江苏卷)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年龄人数作品 20岁前 21~25岁 26~30岁 31~35岁 36~40岁 41~45岁
  处女作 72人 95人 36人 7人
  代表作 8人 31人 96人 50人 25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语言运用的能力。首先要分析表中包含的要素:一是横向统计的年龄段,二是纵向统计的处女作与代表作在不同年龄段的人数。其次,注意题干要求,“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结论。
  答案 大多数作家需要十年左右的创作积累,才能进入创作成熟期。
  2.(2014•全国大纲卷)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将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的特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