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50个字。
  10.晏子使楚 
  学习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晏子使楚的故事。 
  2.学习晏子机智勇敢,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3.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义。 
  ●重点: 
  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能流畅翻译全文。 
  2.学习文中人物的艺术性语言。 
  预习导学 
  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补充完整。 
  《晏子春秋》是记述 春秋 末期 齐 国著名政治家 晏婴 言行的一部著作。大约成书于 战国 末期,是后人假托晏婴的名义所作。这部书多侧面地记叙了晏婴的言行和政治活动,突出反映了他的 政治主张 和思想品格。 
  晏婴,字 仲 ,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莱州)。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 
  2.《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 三 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 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 的故事。故事赞扬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 高超的语言艺术 。 
  3.文中哪一句话将故事推向了高潮?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一句把故事推向了高潮。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酒酣(hān)            吏二缚一人诣王(fù) 
  橘生淮南则为橘(jú)(huái) 寡人反取病焉(guǎ) (yān) 
  5.自读课文,完成下面图示。 
  合作探究 
  问题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得顺畅,读出语气。 
  1.用“/”给下列语句划分朗读节奏。 
  (1)吏二/缚一人/诣王。 
  (2)齐人/固善盗乎? 
  (3)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2.联系文章的语境,你觉得下列语句应用什么语气读比较好? 
  (1)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挑战、显示自己威风的语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